越南战争期间北越管制下的美军战俘(1964-1973)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南战争期间,为了从源头上打击北越向南方“渗透”的交通线,美国约翰逊政府在北越领空发动了代号为“滚雷”的大轰炸,美军出动上万架次军机与中苏防空力量援助下的北越军民展开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斗争。不少美军飞机被击落,以飞行员为主的美军战俘问题由此产生。  面对被俘的美军飞行员,北越政府对他们的态度可谓一曲三折。初期,由于美军战俘较少,北越对待战俘的态度并不明朗,对战俘的管理也比较宽松。中期,由于轰炸行动的增多,美军飞行员战俘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北越政府开始有目的地利用战俘来制造国际舆论,对战俘的管制也日趋严格,审问、洗脑、拷打成为家常便饭,被俘飞行员的生存条件变得十分恶劣。直到后期随着美越谈判的进行,北越对美军战俘的态度才有所缓和。  从美军战俘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被俘后普遍经历过一个漫长而痛苦的煎熬过程。先是被迫接受变成北越战俘的事实,然后慢慢适应战俘营的陌生环境。面对北越当局的严刑拷打,他们依据美军行为准则做出了自己的有限抵抗。随着被俘难友的增多,他们逐渐建立起一套矩阵代码通信系统,这不仅让战俘们不再孤单无援,也让他们能够对战俘营管理者发出集体的声音。除了战俘营内的抗争,也有个别美军战俘选择逃跑,但在当时的情境下并无一例成功。  面对越来越多的美军飞行员被俘,美国政府的态度是复杂的。为了不在国际舆论上被抓住把柄,美国一开始的态度并不明朗。直到北越政府强迫美军战俘游街示众,美国政府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并为战俘的待遇多方奔走。随着战争的结束,美国政府迅速展开了战俘的营救工作。从北越接收战俘到护送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每一道程序严密而不失人性化,给战俘回国后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对近 6年来我室行遗传咨询的 32 0对妊娠胎儿丢失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 ,发现染色体异常 2 1例 ,占被检夫妇的 3 2 8%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13例 ;易位核型 11例 ,占异
五四时期是我国社团的一个繁荣时期。五四时期的进步社团对中共创建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就试图从五四时期的进步社团这一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找寻其内在联系,并论
公元前2-1世纪,随着罗马城邦基础的小农经济遭到破坏,罗马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政治斗争异常尖锐复杂。罗马奴隶主阶级内部不同政治势力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出发,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