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白红杉(Larix chinesis)是分布于我国秦岭山区的特有植物,主要分布于太白山,另外在长安光头山、柞水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洋县常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也有少量分布。大量野外调查表明太白红杉繁殖能力较弱,自然更新能力较差,在多数地段发育不良,即使球果发育,大多于瘪无子,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因此研究太白红杉的生殖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对于了解太白红杉的濒危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秦岭特有植物太白红杉为研究对象,首次对其在自然分布状况下生殖构件的空间分布规律、生殖年龄、种实形态特征和数量特征、生殖值以及植株个体大小和环境因素对种子产量和种子大小的影响等生殖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所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 太白红杉球花在前一年10月份开始分化,第二年春天开始生长,雌球花一般着生在2~4龄枝上,雄球花主要分布在2~6龄枝上。球花的分布不仅与枝条年龄密切相关,而且与其在冠层中着生的位置有关;雌球花主要分布在树冠中上部,而雄球花基本上是全冠位分布,树冠中下部较多。随树龄的增加,雌雄球花有向上推移的趋势,特别是在林内,球花大多着生于树冠的中上部。 2 太白红杉的平均生殖年龄为78.59龄,最小生殖年龄为28龄,最大生殖年龄为208龄。其中太白山南坡最小生殖年龄26龄、最高生殖年龄153龄、平均生殖年龄72.97龄;北坡种群最小生殖年龄29龄、最高生殖年龄208龄、平均生殖年龄92龄。海拔和年降水与平均生殖年龄呈正相关:坡度与最高生殖年龄呈正相关;最高生殖年龄与最小生殖年龄呈正相关,表明提早生殖会减少太白红杉的生殖寿命。 3 随着海拔的升高,其种子产量、种子大小、球果大小、种子数/球果、种子总重/株、球果总重/株均发生相应的变化,且与海拔均呈负相关。在形念方面,种子宽、种鳞长、种翅宽、种鳞宽、球果长、球果宽和种鳞数也与海拔呈负相关;坡度与种鳞长宽比呈负相关;年降水与球果宽呈正相关,种子长宽比和种翅长宽比与海拔呈负相关。种子长宽比和种翅长宽比与海拔呈负相关,表明种子和种翅的变异可能与种子的扩散能力有关,温度、坡度、坡向和降水也对种实形态和种实数量特征产生影响。此外,坡度与种鳞长宽比呈负相关;年降水与球果宽呈正相关。种实数量特征与海拔、坡度和坡向呈负相关,与植株年龄呈正相关,种子数/球果与1月(最冷月)均温呈正相关,与7月(最热月)均温呈负相关。声卜户种子大小与种子总数呈弱正相关,种子大小和数目不存在均衡现象。 4太白红杉的个体大小对生殖存在着显著的影响,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存在着差别。随着年龄的增大太白红杉种群的生育力逐渐增大,但是到一定年龄后开始下降,南坡和北坡情况稍有不同,南坡太白红杉70龄左右开始下降,北坡太白红杉90龄左右开始下降。种子的重量(千粒重)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大也逐渐增大,但南坡在60龄左右开始下降。 5太白红杉的生殖值与年龄有关,同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存在着差别,太白山北坡各龄级的生殖值比南坡高,剩余生殖值随年龄下降的速度比南坡小,北坡的生殖适合度比南坡高,第I一VII龄级之间北坡的剩余生殖值要比南坡高,第珊龄级后由于下降速度较快,其值要比南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