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辉光放电电离特性的PIC/MCC模拟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电子工业的发展,辉光放电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作为产生等离子体的一种主要的方式,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对辉光放电进行了研究,但其中对于辉光放电电离过程的研究较少。了解直流辉光放电的电离过程,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辉光放电过程中粒子的输运特性,正确的模拟这一电离过程将对以后的实际应用起理论指导作用。 本论文围绕直流辉光放电的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展开研究工作,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在于: (1)对直流辉光放电及等离子体源的理论、计算机模拟方面进行了综述 对直流辉光放电及其生成等离子体的理论、计算机模拟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与对比,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特别指出了模拟直流辉光放电电离过程的重要意义及PIC/MCC(粒子模拟与蒙特卡罗相结合)方法在模拟直流辉光放电及其生成等离子体特性研究中的优势。 (2)直流辉光放电电离过程的三维理论分析 以通常的直流辉光放电系统为基础,建立了物理模型,对直流辉光放电进行了三维的理论分析,其中包括电势的求解、等离子体集体运动、粒子间的碰撞、带电粒子与边界的相互作用。考虑了电子与中性粒子的弹性、激发、电离碰撞;离子与中性粒子的弹性、电荷交换碰撞;碰撞截面均是能量的函数。模拟了电子到达边界后被边界吸收、反射及二次电子发射等情形。 (3)直流辉光放电电离过程的三维PIC/MCC模拟 在直流辉光放电电离过程的三维理论分析基础之上进行了数值模拟,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三维的PIC/MCC模拟程序。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泊松方程,采用PIC方法中的静电模型描述带电粒子与电场自洽的相互作用,MCC方法描述粒子之间的碰撞过程及带电粒子与边界的相互作用,从而将PIC方法与MCC方法相结合,使得PIC模拟处理集体相互作用和MCC处理粒子碰撞优势得以兼顾。 (4)直流辉光放电电离过程的诊断分析 通过对直流辉光放电的PIC/MCC模拟,得到了大量的放电过程中关于带电粒子运动的微观信息,展现了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的速度、能量等随时间、空间的演化;对直流辉光放电电离过程中电子与离子的相空间分布、速度分布、能量分布及自洽场电势分布等随时间演化的特性进行了诊断,模拟结果很好的解释了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电离特性。
其他文献
激光三角法测距是一种重要的非接触测量方法,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生产生活和国防建设等许多领域。本文研究了基于二分束比的三角法激光测距,旨在解决因外界环境干扰引起的测
团簇由几个到几千个原子聚集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物质,介于微观的原子和宏观的固体物质之间的一种特殊物质过渡结构,表现出新奇的对尺寸依赖性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它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为微观尺度材料的合理设计和改性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针对钼团簇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十分活跃,一方面是因为钼团簇及氮化钼团簇在纳米功能材料、电子元件以及催化剂方面的潜在重要应用,另一方面钼团簇为研究纳米颗粒由小到大直至转变为块体过程中团
近几十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迅猛发展,拥有不同工作模式的频率可重构天线,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实现频率可重构天线的不同方法,例如使用可变材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孔隙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和多尺度特性,导致流体在其中的流动规律不同于常规油藏。开展缝洞型油藏渗透率的研究,对这类油藏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