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合原型——浅论其心理学、神话学及文学意义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t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批评中的“原型法”往往能横贯中外、照视古今,为文评家和读者提供博通广取的视角。此法肇源于荣格“集体无意识”论,又由波德金、希尔曼与弗莱等人化用于文评中。其中弗莱贡献尤著。在他那里,“原型”更接近于自觉的文学传统,而非心理无意识的表现。   本文着重讨论荣格发现的“双合原型”:混沌的一元分为阴阳两仪,阴中含阳,阳中蕴阴,两者相吸相引,最终再次合一。这里的两仪既可以指男性和女性,也能涵盖任何对立而相辅的两极,比如天和地。   论文分为五部分。引论主要介绍“原型”概念的心理学基础和文评界对原型理论的改造,还尝试比较了荣格和弗莱在该处的得失。第二部分阐释荣格“双合原型”的心理学意义。第三部分运用了神话学方法进一步研究该原型,其中跨文化地涉及了多个神话体系。第四部分是全文主体,讨论了“双合原型”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最后为结论部分。   中国的神话、哲学尤其是文学中可以找到不少该原型的例证。但囿于时间与篇幅,只略略触及了神话和哲学。要从东西方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角度来彻底观照此原型,还需留待日后的机缘。   
其他文献
风格的传递,是文学翻译中最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之一.古典名著《红楼梦》自18世纪中叶诞生以来就被广为传阅,更有众多名人为研究它而著书立说.自19世纪30年代开始,中外译者就用
二战后专门用途英语开始发展起来,形成了在科技,教育,商业等领域的分支。尤其是在商业领域的发展尤其引起了关注。随着商务活动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商务活动的领域日益扩展到国
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汉语非宾格动词和被动结构中领有名词移位,旨在证明从事体句法的角度对汉语领有名词移位的句法、语义现象进行解释是可行的,并总结了汉语领有名词移
语篇连贯是语篇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领域里一个重要的概念,然而它却经常被认为是一个神秘而含糊的概念。针对语篇连贯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比如连贯的本质是什么,影响语篇连贯识
 The study of metaphor has gone beyond the mere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 withln language ltself. The pervasiveness of lts rol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our wor
艾丽丝·默多克(1919-1999)是战后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1958年,她成功的创作了小说《钟》,其实,这部作品不仅是她的最早佳作,也是她唯一喜欢的一部小说。她曾在接受
人们通常把《德伯家的苔丝》公认为是托马斯·哈代最优秀的一部威塞克斯小说,也是内涵最丰富的一部小说。在本篇论文中,作者从新批评的角度对《苔丝》中环境描写的象征含意进行
本文试图通过对杜甫的四十首绝句的分析进一步阐述汉语格律诗中的声调不合律现象,以期加深对不合律声调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并为现代诗歌的创作提供一定借鉴。首先简要介绍格律
词汇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习者产出性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多数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存在着简单、重复、缺乏准确性和表达力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意义丰富性词汇
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发表于1977年,并于同年获得全国图书评论界小说奖。本文由小说中贯穿其间的神话入手,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小说中出现的神话原型因素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