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色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o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肤色检测技术在新的人机接口技术、人脸和手势识别与跟踪、Web图像内容过滤、数据库或因特网中的人物检索、视频监控、皮肤疾病诊断、化妆品效果分析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稳健的肤色检测技术是这些计算机视觉应用系统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处理步骤。目前虽然已经有许多肤色检测技术出现,但在多数应用场合还不实用,复杂光照和背景下的肤色检测技术还未成熟。因此,本论文侧重研究复杂光照下的肤色检测技术。 论文首先简介了有关肤色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分别介绍基于统计和基于物理的两类肤色检测技术,较全面地综述了肤色检测技术,然后对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以下主要创新工作: 在图像预处理阶段,提出一种自动高光检测和肤色校正的新方法。通过比较分析高光区的肤色在不同颜色空间的分布形态,选择在TSL颜色空间用2维平面利用双色反射模型进行高光分析,实现自动高光检测和肤色恢复,并可同时估计照明色光的主成分。 特征构建和表示与分类器原理及实现有密切联系。我们根据所用的分类器设计了一种新的边缘方向编码方法——轴对称方向编码。与传统方向编码不同,它能够以连续标量值表示渐变的方向,解决了传统方向编码值周期性突变的问题,可作为有效的图像模式分类和检索特征。另外还提出一种构建分类特征的新方法。它借鉴了图像检索的颜色特征的基本表示形式,根据SVM的核函数映射适合于高维特征向量运算的特点,将颜色、颜色边缘幅值和颜色边缘方向直方图等不同颜色特征通过加权线性拼接,融合成为广义的颜色特征向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广义颜色特征显著提高了肤色检测系统的性能。 提出一种新的快速人脸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类灰度图从本质上扩充类Haar特征基,使人脸检测的速度和精度都有显著的提高,可进行鲁棒的实时彩色视频人脸检测。由于用类灰度图表示的特征都可以采用viola-jones算法框架,本文提出的通过类灰度图构建分类特征的方法是从本质上扩展类Haar特征的基本途径。 在不同照明条件和复杂背景下的肤色检测依然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论文最后对肤色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作了一些探讨。
其他文献
协作通信技术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实现方式之一,其通过协作分集的方式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传统的高阶调制技术虽然能带来比较高的频谱效率,但是其代价是系统性能的下降以
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TFRC运行机理,并使用网络仿真工具ns2,对TFRC协议进行仿真,研究TFRC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部分情况下,TFRC是一种设计良好性能优秀的TCP-Friendly。但研究
近年来,我国大中型城市的小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公共车位相对缺乏、停车难的矛盾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而目前国内现阶段运营中的停车场管理系统仅仅只是对车
HARQ传送中,吞吐率和时延是两个主要的性能指标。一般来说,当码字无错接收时,吞吐率是和传送时延是互相矛盾的。本论文研究了在保持系统吞吐率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降低传送时延,主
山东能源淄博矿业集团经营范围涉及煤炭、医疗健康、建材、新材料等多个产业,是一个大型的煤矿企业,其需求物资品种繁杂,数量巨大,占有大量资金。高效、科学的物资计划管理能给企
码分多址(CDMA)通信方式以其特有的抗干扰性、多址能力和多径分集能力,而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其中Rake接收技术是CDMA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
学位
TD-LTE是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模式的LTE系统,是我国自主设计开发的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与标准。多天线技术是TD-LTE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包括发射分集、空分复
现代工业自动化过程日益复杂,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诊断和维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
本文在论述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发展状况、应用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统计的识别新方法,设计了模拟、数字、综合三类调制识别器。采用计算机仿真产生的调制信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