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政策研究:以平湖市为例的政策模拟与设计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各大湖泊和重要水域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水体的氮、磷富营养化问题急剧恶化,因水质下降造成的水质性缺水,已经给这些流域的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造成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因此,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与管理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解决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的关键既不在于缺乏对非点源污染相关知识的了解,也不在于缺少控制污染的技术。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相关政策框架和配套制度,同时缺乏相应的机构向农民宣传非点源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以及鼓励和推动农民采用有效的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 鉴于此,本研究结合运用农学、环境、信息科学等在这一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着重从环境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研究控制与管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政策问题。在对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阐述后,本文进一步分析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成因、特点、危害以及控制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浙江省平湖市为具体案例,对其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剖析,针对其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农户调查、建模、政策模拟,并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和设计了一个综合管理政策框架,并给出具有普适性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分为8章。第1章主要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界定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明确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思路和内容,同时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概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主要是国外)有关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政策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第3章侧重于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本质及其对政策设计的特殊要求。第4章分析了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成因、特点、危害、环境成本和控制现状,并针对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依然严峻的现实,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第5章和第6章是对浙江省平湖市的个案分析,在对其农业非点源污染基本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把分析视角聚焦于一个典型的村民小组和一个氮流失的例子。通过进一步的农户调查,获取数据,并用线性规划法构建了一个生物——经济家庭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模拟控制氮流失的四种政策情景的效力。模拟结果显示,按照对农户净收入影响的优劣排序,从优到劣依次为补贴(S4)、投入税(S1)、新技术推广(S3)、禁令(S2);按照控制氮流失的效果优劣排序,从优到劣依次为补贴(S4)、禁令(S2)、新技术推广(S3)、投入税(S1),而且,每一种政策都对减少氮流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7章主要分析和介绍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欧盟等国在控制与管理农业非点源污染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并对我国的实践得出了若干启示。第8章首先针对平湖市的非点源污染状况,设计了一个涉及研发、教育、推广、立法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政策框架和政策建议,同时,就平湖市个案研究成果对其它地区的借鉴意义,提出了看法。
其他文献
目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在临床中应用高压氧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整体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将70例本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纳入此次研究
目的:分析家庭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5例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