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自然衰老和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并试图有所突破。 近年来,在神经科学界有关脑内神经发生的新概念备受关注。科学家们证实了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脑内存在具有能够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Nueral Stem Cells,NSCs)或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ecursor Cells,NPCs)。在衰老及其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脑内,不仅有神经元的变性丢失,而且有神经发生的异常,提示神经发生障碍可能参与了神经退行性病变。因此,科学家们试图利用NSCs/NPCs来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到目前为止,与此领域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体外培养NSCs/NPCs进行脑内移植;(2)把带有治疗基因如NGF基因的NSCs/NPCs植入脑内;(3)用药物促进内源性的NSCs/NPCs增殖、分化,进行自我修复。前两者在动物模型如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AD上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由于其操作难度大,尚有一定的风险性,且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如细胞来源,移植的细胞数量,致瘤性,基因表达的稳定性等,阻碍了其应用于临床的步伐。而一些能够促神经发生的药物因其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开辟了药学工作者研究开发的新思路。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是大多数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在神经元细胞膜(特别是突触部位)的含量尤为丰富。GM1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它不仅是神经元生长和发育所必需,而且在神经元突触发生和修复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GM1对胚胎和成体的神经发生过程有何影响呢?迄今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设计了本实验,从体内、体外分别观察了GM1对NSCs/NPCs增殖、分化、存活等的影响。另外,我们结合863课题中的部分内容,制备了GM1的特异性配基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CB)与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偶联物—CB-NGF。利用CB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