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子宫内膜、不伴有不典型性的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I型子宫内膜癌、II型子宫内膜癌的子宫内膜及转移灶中雌激素受体ERs(Estrogen Receptor,ER-a、ER-β)、孕激素受体(PR)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type B,Trk B)的表达强度,分析各指标在各组中的表达强度及差异,并分析各指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索Trk B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发病机理,为预测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及为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寻找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1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因不伴有不典型性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I型子宫内膜癌、II型子宫内膜癌行诊刮、全子宫切除术或内膜癌分期手术患者的内膜组织或内膜癌的其他浸润组织作为实验组,其中不伴有不典型性的增生(包括单纯增生和复杂增生)9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8例,I型子宫内膜腺癌(高分化8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4例)24例,II型子宫内膜癌5例;收集同期因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行诊刮或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增生期5例,分泌期5例)。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a、ER-β、PR及Trk B的表达情况,使用Imge-pro-plus 6.0软件对各指标的表达强度进行析,计算平均光密度值。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与实验组临床资料的比较:(1)年龄:对照组、不伴有不典型性的增生、不典型增生组、I型内膜癌组与II型子宫内膜癌组的年龄逐渐增高,且各组均与II型子宫内膜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伴有不典型性的增生与I型内膜癌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各组中所占构成比:对照组、不典型增生组较I型内膜癌组及II型内膜癌组的构成比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绝经延迟在各组中所占构成比:II型内膜癌组较对照组的构成比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A125:不典型增生、I型内膜癌组及I型内膜癌转移组较对照组的CA125血清值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型内膜癌转移组的CA125值较不伴有不典型性的增生、I型内膜癌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糖尿病、肥胖及是否不孕不育在各组中所占构成比: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2、对照组与实验组ER-a、ER-β、PR及Trk B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1)ER-a:ER-a在对照组以核表达为主而在内膜癌中以胞质表达为主,核表达减少或不表达。其在不伴有不典型性增生、不典型增生组、I型内膜癌组、II型内膜癌组中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不伴有不典型性的增生组与I型内膜癌组、II型内膜癌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在I型内膜癌组高中低分化中表达强度无差异性。ER-a在I型内膜癌和I型内膜癌转移灶中的表达强度无差异性。(2)ER-β:ER-β主要在胞质及胞膜表达,其在不伴有不典型性的增生、不典型增生、I型内膜癌组及II型内膜癌组中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与不伴有不典型性的增生、I型内膜癌组表达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在不典型增生组的表达强度大于不伴有不典型性的增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I型内膜癌转移灶的表达高于I型内膜癌组的表达且异性有统计学意义。(3)Trk B:Trk B主要在胞质及胞膜表达,其在不伴有不典型性增生组、不典型增生、I型内膜癌组及II型内膜癌组中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其他各组的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不伴有不典型性的增生组和I型内膜癌与II型内膜癌的表达强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Trk B在I型内膜癌高中低分化中表达强度无差异性,其在I型内膜癌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I型内膜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R:PR主要在胞质及胞膜表达,其在不伴有不典型性的增生组、不典型增生、I型内膜癌组及II型内膜癌组癌组中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与其他各组的表达强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I型内膜癌组高中低分化中表达强度无差异性。I型内膜癌组的表达强度低于I型内膜癌转移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Trk B在I型内膜癌组与ER-a呈正相关,在不典型增生组与ER-β呈正相关,在不伴有不典型性增生和II型内膜癌组与PR呈正相关。3、实验组Trk B的表达强度与CA125的表达强度没有相关性。4、Trk B、ER-β在I型子宫内膜癌中,肌层浸润>1/2表达强度低于肌层<1/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k B、ER-β在I型子宫内膜癌中,脉管内见癌栓的表达强度低于脉管内未见癌栓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Trk B的表达赋予子宫内膜细胞的异常增生的能力,并赋予子宫内膜癌的侵袭和转移,可能在不伴有不典型性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2、ER-a在内膜癌中的表达由胞核转入胞浆,可能与ER-a的非核效应有关,激活MAPK1/3以及AKT1,从而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形成。ER-a与Trk B在I型子宫内膜癌组中呈正相关,二者可能通过PI3K/AKT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主要作用,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呈协同作用。4、ER-β可能通过非核效应参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发生,且赋予I型内膜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5、本实验显示在腺癌中PR的表达并未出现下调,这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6、在I型子宫内膜癌中其在肌层浸润>1/2及有脉管浸润的组织中其的侵袭力可能出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