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临床病理资料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iu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评价影像学检查在术前分期的作用,探讨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为制定胃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38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血红蛋白数据、血小板数据、血清肿瘤标志物数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治疗情况、病理结果、化疗等情况以总结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性别、年龄、术前贫血、术前血小板、CEA、CA19-9、(?)中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手术根治情况、切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切缘情况、化疗对胃癌预后的影响。结果:1.临床结果:385例患者中男性269例,女性116例,平均年龄61.0±12岁;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体重下降常见;313例(81.3%)行根治手术,远端胃大部切除277例(71.9%);术中化疗173例(44.9%),术后化疗233(60.5%)。2.术前诊断:肿瘤标志物CEA、CA19-9、AFP检测分别为17.5%、16.4%、4.8%,联合检测高达32.8%;AFP升高,高度怀疑肝转移的可能性;术前影像资料显示:术前腹部平扫及强化CT分期与术后病理T、N、M分期有中度一致性(0.4<K<0.7)。3.病理结果:浸润深度以T3及T4期居多,共259例(67.3%),淋巴结转移239例(62.1%),远处转移53例(13.8%);TNM分期中Ⅰ期99例、Ⅱ期55例、Ⅲ期179例、Ⅳ期52例;肿瘤部位以远端胃多见,共274例(71.2%);肿瘤直径0.5-12cm之间;组织类型中以腺癌最多,共290例(75.3%);分化程度以低分化为主,共290例(75.3%);脉管癌栓阳性52例(13.5%),切缘阳性45例(11.7%)。4.随访情况:在385名患者中,随访到340例,随访率为88.3%。5.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与胃癌预后相关的参数包括血小板升高、CEA、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手术根治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切缘情况、术后化疗(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根治度、血小板升高、术后化疗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1.胃癌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多见,多表现为腹痛、腹胀、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早期可无临床症状,诊断较困难,确诊时多处于进展期。2. CEA、CA19-9、AFP等检查阳性率低,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AFP升高预示肝转移的可能;在影像学检查中,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较大,可有效的进行术前分期以指导手术。3.单因素分析与胃癌预后相关的参数包括血小板升高、CEA、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手术根治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切缘情况、术后化疗。4.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根治度、术后化疗、血小板升高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5.胃癌的治疗应根据术前TNM分期,以根治性切除为主并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其他文献
成渝经济区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区域早已存在,但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却一直难以发展,成渝这一对双子星城始终难以融合为一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渝两地并没凭借其地理相邻
网络时代背景之下,各行各业的发展要顺应信息发展的趋势,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行业发展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在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
随着网上信息量的迅猛增长,用户想快速地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资源变得十分困难。由于互联网上各个新闻站点的参差不齐,并且各个站点对同一事件报道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