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质冰袋对高热大鼠物理降温时效的效果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h_vis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的方法构建大鼠高热模型,探索使用20%干酵母皮下注射方法构建发热模型的体温变化规律。比较使用清水、10%盐水、30%酒精、10%芒硝四种不同材质冰袋用于高热大鼠的物理降温效果。材料和方法1.将2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0%干酵母皮下注射致热组)和对照组(空白组)。测量实验前3天SD大鼠基础体温,第4天通过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的方法构建大鼠高热模型,定时监测并记录大鼠的体温变化情况。2.将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清水冰袋降温组、10%盐水冰袋降温组、30%酒精冰袋降温组、20%芒硝冰袋降温组以及对照组。实验前测量3天SD大鼠基础体温,第4天通过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的方法复制大鼠高热模型,在SD大鼠体温升高至38.5℃及以上时,分别给予不同组别大鼠放置相应材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冰袋放置时间为30min,30min后撤除冰袋。定时监测并记录上述五组大鼠的体温变化情况,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结果使用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的方式构建高热大鼠模型,在开始的1.5-2h内先出现体温的小幅度降低,之后开始出现体温上升,于6.5-7h达到峰值,平均发热时程维持在12小时,在峰值平台期能维持6小时。比较四种不同材质冰袋用于高热大鼠物理降温的效果,清水冰袋材质硬,不容易塑形,棱角明显。另外三种材质冰袋均较松软,可塑形,其中10%盐水冰袋开始降温时的冰袋温度最低,用于高热物理降温时冰袋恢复到常温所需的时间长,降温过程中SD大鼠未出现寒战、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的方式构建雄性SD大鼠高热大鼠模型,具有发热时程长,升温时间较晚,升温趋势缓和的特点,与大部分普通疾病的热型相似,可用于物理冰袋降温效果的比较研究。10%盐水冰袋物理降温的效果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清水冰袋,易塑形,舒适度高,不良反应少,能更好地降温,明显降低体温,改善高热程度,减少高热的时程。
其他文献
随着自动化制造、物流仓储业的飞速发展,对自动运输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GV是自动化制造、物流仓储中的关键运输设备,其应用规模从中小规模系统日益向大规模甚至超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