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中风后移植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激活p44/42MAPK与AKT细胞信号通路

来源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al factor,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是否与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44/42MAPK)及其特异性抑制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MKP-1)和磷酸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serine-theonine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方法:建立大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3天,分别移植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GDNF基因转染的NSCs(GDNF/NSCs)和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NS)。每组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1w、2w、3w、5w、7w5个亚组,每个时间点7只大鼠:4只用来做凋亡细胞的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数;3只用来做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检测MKP-1和MAPK、AKT的磷酸化程度(pMAPK/MAPK、pAKT/AKT)。结果:1.GDNF/NSCs组、NSCs组和NS组的神经细胞凋亡的数目在1w、2w、3w、5w、7w各时间点均逐渐降低;GDNF/NSCs组和NSCs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显著低于NS组(P=0.000 P=0.01);GDNF/NSCs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显著低于NSCs组(P=0.005)。2.GDNF/NSCs组、NSCs组和NS组pMAPK/MAPK在1w、2w、3w、5w、7w各时间点均逐渐降低;在各时间点,GDNF/NSCs组和NSCs组pMAPK/MAPK显著高于NS组(P=0.000P=0.000);GDNF/NSCs组pMAPK/MAPK显著高于NSCs组(P=0.000)。3. GDNF/NSCs组、NSCs组和NS组MKP-1于2w达到高峰后在3w、5w、7w逐渐降低;NS组NSCs组MKP-1明显高于GDNF/NSCs组(P=0.000 P=0.001);NS组MKP-1明显高于NSCs组(P=0.005)。4.GDNF/NSCs组、NSCs组和NS组pAKT/AKT在1w、2w、3w、5w、7w各时间点均逐渐降低;再灌注各时间点GDNF/NSCs组pAKT/AKT显著高于NS组和NSCs组(P<0.001);NSCs组pAKT/AKT在1w、2w、3w均显著高于NS组(P<0.001),在第5w(P=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7w显著高于NS组(P=0.05)。结论:移植GDNF/NSCs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与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为了解江苏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特征,分别于2015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江苏近岸海域(119°30′0″~122°30′0″E,31°30′0″~35°30′0″N)网采浮游植物样品进行了分
为研究菊花江蓠和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在N、P持续加富营养盐条件下生长和吸收的特征及主要环境因子条件,模拟实际生产情况,采用不同光照和盐度进行单因子实验,通过相关分析、单
MicroRNA (miRNA)是一类大小约21—23个碱基的单链小分子非编码RNA,能够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碱基配对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表达的调控。大
对2018年秋季西太平洋130°E断面上层水体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学特性及光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西太平洋上层水体CDOM的吸收系数a(320)变化范围为0.025~0.64 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