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应用不同针灸方式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Disc Protrusion,LIDP)患者疼痛及肢体功能障碍的作用,为针灸临床运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1)通过国内外的文献研究,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中西医的治疗研究概况以及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2)选择62例符合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LIDP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的设计方法,借助随机数字表产生受试者所接受处理的随机安排,将患者分为分期用不同针灸方式的治疗组30例、常规不分期针刺对照组32例,10天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分别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2疗程后的JOA评分、VAS目测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综合评分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7例、有效5例、未愈1例。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临床疗效及痊愈率方面经X~2检验显示,两组治疗方法临床痊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腰腿痛功能改善及疼痛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JOA、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于JOA、VAS评分的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1.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观察,初步总结出针灸治疗本病的基本处方配穴;2.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治疗与分期采用不同针灸方式治疗均可达到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腰腿部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但在改善疼痛症状及痊愈率方面,分期采用不同针灸方式法均优于常规治疗方案。鉴于目前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因此,分期采用不同针灸方式治疗的运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