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靠性模型及最优发布时间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long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庞大、复杂,软件系统功能的改进,软件版本的不断更新,人们对软件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软件可靠性作为衡量软件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软件可靠性的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现阶段对软件可靠性的研究现状,又介绍了软件可靠性的基本理论,软件可靠性建模基础和一些经典的软件可靠性模型。本文改进了G-O模型,并使用改进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建立软件费用模型,对软件最优发布时间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有:①在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中引入了新的故障察觉率。在现有的模型中,一般认为故障察觉率为一常数或随着软件测试呈现出递减的特性。本文将人类的学习能力引入其中,认为软件的故障察觉率不但与软件中剩余的故障数相关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而且随着测试期内人类对软件系统的学习,对软件系统不断地熟悉,故障察觉率又随着人类的学习能力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综合这两方面,提出了新的故障察觉率。②将这一新的故障察觉率引入到现有的G-O模型中,建立新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并根据模型的假设和非齐次泊松过程的特性,求解了新模型的软件失效率,软件故障期望数,软件可靠度等模型指标。③将上述新建立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引入到软件费用模型中,并对软件费用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新的软件费用模型。④通过MATLAB进行实验。使用遗传算法对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将模型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并将新建立的模型与现有的一些模型进行性能对比,验证了新模型不论是在数据的拟合方面还是在数据的预测方面,都有着更高的准确性。又使用新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建立软件费用模型,并证明软件费用模型存在最优发布时间。通过实验求出了软件的最优发布时间并分析了模型中各个参数对软件最优发布时间产生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网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线Mesh网络作为“最后一公里”网络接入问题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现有的Handoff关联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高速网络技术逐渐得到普及,原来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已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要。入侵防御系统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受到网
分布式系统是规模以及复杂度不断扩大的计算机应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中,分布式追踪系统以及分布式性能监控系统是大型分布式系统诊断异常、性能监控、保证系统稳定的重要手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AN)作为有线局域网的延伸和补充,其优势在于较高的接入速率、部署方便、成本较低,但缺陷在于其覆盖范围有限;第三代移动通信(3G)有较大的覆盖能力,能够提供语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分数阶微分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所具备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识到,其中把分数阶微分应用于二维图像信号的处理是一个刚刚兴起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分数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知识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网络探索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样的情况下,Web上的站点和网页的数量呈现出以一种爆炸性的趋势飞速增加。按照获取信息的
近年来,Internet发展迅速并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Internet上蕴藏着大量的各类新闻信息,传统的新闻获取方式受到极大的挑战,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新闻过剩”,而“新闻
在数据时代,可视化系统开发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制定可视化系统开发的范式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问题。本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提出针对可视化系统开发的嵌套增量模型,帮
目前市场上各个行业对客户关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只有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才能更准确的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使利润最大化。而这其中最基本的要素便是数据挖掘中的客户分群,
随着Web服务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Web服务运行在Internet上,但单个Web服务功能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因此,如何将已有的、运行在异构平台上的Web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