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传》中传统山水画树石的图式语言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X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芥子园画传》是清初李渔编纂的一部具有传统绘画技法教材性质的画谱。这部画谱从康熙年间开始刊印,在之后的数百年中不断再版,成为初学者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最佳选择。《芥子园画传》是一部汇集前人绘画经验,启蒙初学绘画者的入门教材。在中国传统绘画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这部画谱既代表了清初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成就,也体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绘画体系所形成的审美观念。因此,《芥子园画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对中国传统绘画实践与理论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芥子园画传》中的树石图式,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独特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具体呈现,也是中国山水画不断演变,一脉相承的缩影。结合中国传统绘画史中树石图式演变的规律,研究《芥子园画传》中的树石图式,实质是对中国传统树石技法的重新梳理,对中国山水画核心精神内涵的探究。第一章探究《芥子园画传》成因,通过画谱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探寻《芥子园画传》成书的历史背景。第二章重点就《芥子园画传》中树石图式的技法特征、表现特征以及审美特征展开探讨,从中找寻《芥子园画传》树石图式的用笔特点、技法特点以及图式本身的符号要素。第三章是结合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树石图式的变化,解析《芥子园画传》中树石图式的形成原因。第四章,在对图式做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质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演变层面上,分析研究《芥子园画传》中出现的树石图式。结合现代美学观点来阐释树石图式的成因,从中总结出《芥子园画传》树石图式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绘画表现形式的核心精神。《芥子园画传》作为一部教学性质的画谱,数百年来对中国画坛影响深远。在今天,对《芥子园画传》中传统山水画树石图式的重新解读与进一步研究,对中国传统绘画表现技法和创作思路的理解和认识仍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拥有的一笔无价财富。如何把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出去,走出国门,从而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四川省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体验中国·天府四川》纪录片拍摄项目,希望通过加强外宣的方式,对外推广四川的蜀锦蜀绣、四川的茶叶和酒产品。笔者通过参与《体验中国·天府四川》三集纪录片跟拍,在陪同口译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在读者接受理论指
本文针对法向圆弧齿圆柱蜗杆传动(为了方便起见,后文将其称之为ZC3K蜗杆传动)对其进行了啮合理论的研究。ZC3K蜗杆的螺旋面是用凸圆弧刃车刀车削出来的,蜗杆螺旋面的法截面齿廓是一段凹圆弧。ZC3K蜗杆螺旋面的加工方法是将凸圆弧刃车刀放置在蜗杆的法向平面内并沿着蜗杆轴线做平移运动,同时蜗杆绕自身轴线做回转运动。利用这种加工方法可以加工多头蜗杆,从而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本文建立了ZC3K蜗杆传动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频繁地出现雾霾天气,在有雾天气下,由于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灰尘,水滴等大气粒子,这些大气粒子对入射光产生的散射、折射等现象,导致雾天情况下拍摄的图像存在对比度低、色彩失真、丢失场景细节等图像降质的现象,对监控系统、无人机航拍等有严重影响。因此,通过图像去雾来获取对比度高、细节丰富的图像,来满足监控等对图像进行图像分割、目标识别等后续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基
随着全球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钢铁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是钢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提高产品成材率、降低库存水平,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为目标,研究考虑表面缺陷的金属板带切割算法并开发优化系统,主要工作如下:(1)综述了金属板带切割问题的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将该问题划分两个阶段求解,第一阶段求解以产品价值最大为目标的带缺陷金属板带切割问
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FeCrAl合金被认为是第四代裂变反应堆,尤其是快中子反应堆中核燃料包壳的候选材料之一,因合金内部存在大量弥散分布的纳米尺寸析出相、高密度的位错以及亚微米级的晶粒,ODS-FeCrAl合金具备了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和、优异的抗辐照性能和抗腐蚀能力。但高Cr的ODS-FeCrAl合金在高温和辐照条件下会生成富Cr的脆性
在钢铁生产中,铁钢界面是连接炼铁与炼钢两大部分的重要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生产流程中的关键区间段。近年来,诸多科研人员对铁钢界面的热损流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研究主要集中在某单一设备或工序,没有形成整体化、系统化的体系。为此,本文选择铁钢区段工艺技术界面进行热状态分析,旨在为该区段的优化与节能提供一些有益的支持。本课题以320吨鱼雷罐车与兑铁包为研究对象,借助SolidWorks、IC
随着钢铁产量的逐步增高,铁水包脱硫扒渣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铁水包的扒渣是去除经过脱硫处理后的高硫渣,其操作的效果决定钢水的质量,从而影响最终钢产品的质量与产量。目前,铁水包脱硫渣是通过人工操作扒渣机械手的方式去除,扒渣效率低,而且现场环境恶劣多尘,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本文基于三维重建技术,展开了铁水包脱硫自动扒渣实验模拟研究。本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机器视觉的铁水包脱硫自动扒渣控制系统
螺旋铣孔是一种适用于典型难加工材料的制孔工艺技术。在螺旋铣孔过程中,刀具在绕其自身轴线旋转的同时进行螺旋进给,制孔过程中可以降低切削力,改善刀具磨损状况和成孔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在航空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制孔质量与刀具磨损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切削力的大小与刀具磨损和制孔质量直接有关。因此本文采用球头铣刀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旋铣孔过程中的切削力以及相关基
7N01铝合金作为中强可焊铝合金同时也是可时效强化型合金,其不仅具有比较高的强度而且还有良好的焊接性,已在高铁、建筑等焊接结构件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高速列车用的结构材料,除关注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静强度指标外,其疲劳性能包括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断裂韧性也备受关注,探究材料静态载荷和动态载荷作用下的断裂行为、材料静强度与疲劳强度之间的关系规律以及材料显微组织对其断裂行为的影响规律等具有重要的
聚丙烯(PP)作为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热塑性通用塑料之一,由于其质轻、耐腐蚀、易加工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汽车工业、房屋建材、电子通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但是其本身的结构缺陷导致其极易燃烧,燃烧热释放速率大,且有严重的熔滴现象等潜在危险,从而严重限制了它的多方面应用。如何达到无卤阻燃PP且保持较好的性能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及难点。本论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研,对常用PP阻燃剂及阻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