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分子静电表面囚禁及其静电晶格的理论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j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冷分子或超冷分子在基本物理问题的研究、基本物理常数的精密测量、高分辨激光光谱学、冷化学反应和冷分子碰撞、分子物质波的干涉计量、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处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故冷分子的产生及其应用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中性分子冷却与囚禁的基本原理、实验结果及其最新进展;然后就极性冷分子的静电表面囚禁及其静电晶格新方案进行了理论研究;最后就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简单总结与展望。 本文首先提出了利用单个环形电极在介质板(芯片)表面实现极性冷分子静电囚禁的新方案。金属环形导体平放在介质板上表面,而介质板的下表面接地。如果给金属导体加上一个正高压,则在金属导体的周围将产生的一个非均匀静电场分布,并在介质板上方形成一个中心电场为零的静电阱。由于一阶Stark效应,如果处在弱场搜寻态的分子被装载到这个静电阱中,则将受到一个指向势阱中心的电场偶极力作用,从而冷分子将被囚禁在这一静电阱中。我们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该囚禁方案在介质上方的空间电场强度分布(和相应的CO分子的Stark势分布),分析了静电场及其Stark势与该方案几何参数间的关系,研究了电场最小值位置与该方案几何参数间的关系。我们还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该表面囚禁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装载方法,并对冷分子装载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模拟结果,可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本文又提出了采用单个方形载荷电极实现极性冷分子静电表面囚禁的新方案。类似地,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该方案产生的静电场分布与势阱几何参数间的关系,研究了电场最小值位置与该方案几何参数间的关系。接着,我们将方形载荷导线扩展至二维空间,以形成芯片表面的二维(2D)静电晶格,实现极性冷分子的2D微静电表面囚禁,并计算了2D静电晶格的空间电场强度分布及其在x(或y)、z方向的电场分布及其阱深,讨论了这一2D静电晶格方案在集成分子光学及其分子芯片、量子光学、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其他文献
<正> 随着国有企业三年解困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战略性调整阶段,其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对存储器的信息容量和信息传输速率的要求也在增长,需要开发更高容量、更高访问速度的存储系统。本论文工作的目的是设计全息存储器的动态读出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尺寸材料。其结构类似于石墨烯片层卷成的无缝、中空管,并具有很大的长度与直径比,可以看成是准一维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电子特性,使得它在
量子信息是一门把量子系统作为信息的载体来处理信息的交叉学科。量子信息处理可以完成经典信息处理不能完成的任务,这种优势来源于量子资源的特殊性质。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量
基于自适应脉冲整形技术的选择激发是国际上近年来兴起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发展,飞秒CARS已经广泛应用在相干控制化学反应、生物显微成像以及光谱测温等领
近些年来,由于机动车的迅猛增长和城市供暖燃煤所致,城市空气污染气体中的CO含量持续上升。而其中机动车增长又是CO含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有数据显示,整个城市CO排放量的80%是由机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了具有介电各向异性的颗粒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理论计算证明了可以通过调节体系的各向异性,颗粒的微结构(颗粒的壳层厚度以及颗粒的形状),组分的体积分数等
本论文以层状钙钛矿结构铁电材料BiTiO(BIT)和SrBiTiO(SBTi)的共生结构(BIT-SBTi)为研究对象,研究A、B位掺杂对材料的晶体结构、铁电、介电和压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掺杂对材料
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材料可以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因而在全固态短波长激光器、三维立体显示、激光防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
本文分析了压敏陶瓷的导电机理;介绍了压敏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国内产品在能量耐受能力等大电流特性方面与国外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分析表明优化组分、改进工艺是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