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探讨采用不同引流方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drainage,VSD)对促进狭长窄蒂皮瓣术后成活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②通过对狭长窄蒂皮瓣分别采用局部注射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外用顺向引流的VSD装置及两者联合应用,观察其对促进狭长窄蒂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程度,并初步探讨其促进皮瓣成活的机制。③通过对淤血后的狭长窄蒂皮瓣不同时间点开始予以VSD联合SVF治疗,观察其对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情况,为临床术后皮瓣出现淤血坏死的治疗时机提供指导。方法:1、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随机选取一侧制作狭长窄蒂皮瓣模型,皮瓣蒂部宽长比为0.8cm:2cm,远端携带圆形瓣部,直径3.5cm,蒂部距背部中线约1cm。根据安装VSD的引流方向不同,分为VSD顺向引流组(A组),既引流方向从狭长窄蒂皮瓣蒂部向瓣部引流;VSD逆向引流组(B组),既引流方向从狭长窄蒂皮瓣的瓣部向蒂部引流;不用VSD的对照组(C组)。术后VSD连用五天,大体观察皮瓣外观。术后4小时监测皮瓣血流灌注速度;并与术后即刻、术后1天、3天、5天、7天采集皮瓣标本,免疫组化检测皮瓣组织中CD3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4)的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皮瓣病理改变,计算MVD(Microvascular Density)值及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2、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随机选取一侧制作狭长窄蒂皮瓣模型。根据VSD及SVF应用情况,分为实验组一(I组):顺向引流的VSD联合皮瓣局部注射SVF组;实验组二(Ⅱ组):皮瓣局部注射术SVF组;实验组三(Ⅲ组):外用顺向引流的VSD联合皮瓣局部注射等量PBS缓冲液组;实验组四(Ⅳ组):皮瓣局部注射等量PBS缓冲液。术后VSD连用五天,大体观察皮瓣外观。并与术后即刻、术后1天、3天、5天、7天采集皮瓣标本,通过免疫组化及ELISA法检测皮瓣CD34、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IL-6(Interleukin-6)表达情况及含量,计算MVD值及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3、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随机选取一侧制作狭长窄蒂皮瓣模型。根据VSD联合SVF治疗在术后开始应用时间不同,分为;淤血后即刻组(a组)、淤血后24h组(b组)、淤血后2天组(c组)、淤血后3天组(d组)、淤血后4天组(e组)。VSD连用五天,大体观察皮瓣外观。并与术后即刻、术后1天、3天、5天、7天、11天采集皮瓣标本,通过免疫组化及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皮瓣组织中CD34、VEGF、IL-6表达情况及含量,计算MVD值及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结果:1.A组和B组术后第7天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均高于C组,A组高于B组,P<0.05。术后4小时检测皮瓣血流的灌注速度,A组快于B组快于C组,P<0.05。HE染色病理学检查,A组和B组术后各时间点微血栓、组织损伤均轻于C组,A组又轻于B组。术后各时间点免疫组化检测CD34表达,同一组皮瓣呈现术后CD34表达逐渐增加,达一定峰值后再逐渐下降;不同组间同一时间点比较,A组高于B组高于C组,且A组和B组峰值出现较早。三组皮瓣术后MVD值均逐渐增大,A组高于B组高于C组,P<0.05。2.术后第7天计算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四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依次降低,P<0.05。术后四组皮瓣VEGF、CD34、IL-6表达和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在术后逐渐升高,达峰值后,又逐渐下降,Ⅰ组、Ⅱ组、Ⅲ组峰值早于Ⅳ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四组皮瓣VEGF、CD34含量依次降低,P<0.05;而Ⅰ组皮瓣中IL-6含量低于其他三组,Ⅱ组、Ⅲ组低于Ⅳ组,P<0.05;Ⅱ组与Ⅲ组间无明显差异。四组皮瓣术后MVD值均逐渐增大,相同时间点比较,Ⅰ组高于Ⅱ组高于Ⅲ组高于Ⅳ组,P<0.05。3.术后第11天测量计算a、b、c、d、e五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a、b、c、d四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依次降低,P<0.05,d组和e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五组皮瓣VEGF、CD34、IL-6表达和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在术后逐渐升高,达峰值后,又逐渐下降,越早治疗峰值出现越早;治疗后相同时间点比较,五组皮瓣VEGF、CD34含量依次降低,P<0.05;而皮瓣中IL-6含量则依次增高,P<0.05;治疗前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四组皮瓣术后MVD值均逐渐增大,治疗后相同时间点比较,a组高于b组高于d组高于e组,P<0.05。结论:1、VSD不同引流方向都可加快狭长窄蒂皮瓣血流灌注的速度,减轻皮瓣淤血、水肿,减少微血栓的形成,减轻组织病理损伤,促进皮瓣血管新生,改善皮瓣血运,提高皮瓣成活面积,且VSD顺向负压引流效果更好。2、VSD和SVF都可减轻皮瓣狭长窄蒂皮瓣淤血、水肿及促进VEGF、CD34的分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皮瓣血管化,进而促进皮瓣成活,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强。3、在狭长窄蒂皮瓣术后淤血坏死的一定时间段内开始应用VSD联合SVF治疗,可以减少其坏死面积,提高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越早开始治疗,预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