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三种常用药用植物分布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41941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用药用植物作为我国植物资源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材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本研究选取金银花、射干和吴茱萸三种常用药用植物,利用地理分布信息及其对应的气候、土壤、地形数据,结合最大熵模型和ArcGIS9.3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影响我国这三种药用植物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揭示了我国这三种药用植物的潜在分布及其环境适宜性,并基于IPCC中未来的气候数据,分析了我国这三种药用植物气候适宜性年代际动态,为我国常用药用植物的原生境保护、生物地理学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主导环境因子和药用植物分布地理信息,结合最大熵模型构建的我国药用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药用植物的分布。根据待预测区药用植物的存在概率给出了我国三种药用植物的不适宜、低适宜和高适宜生境区,并分析了各生境适宜区的环境因子特征。(2)在全国范围和年代际尺度上,影响我国三种药用植物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是bio11(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和年日照。气候因子比土壤因子重要,气候因子中温度的重要性大于降水。(3)未来bio12(年降水量)、bio1(年平均气温)、bio11都有增大的趋势,但是,其中bio12地域差异将增大,bio1地域差异将减小。从当前到21世纪50年代bio11和bio4(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的变化幅度大于从21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70年代。(4)模拟研究了我国三种药用植物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对气候变化的年代际响应,给出了我国三种药用植物分布区对年代际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给出了三种药用植物气候适宜区潜在分布区面积、北界和海拔对年代际气候变化响应的动态,指出未来气候变化将可能导致我国这三种药用植物适宜区面枳的增加,对于未来药用植物保护优先次序来说,这三种药用植物可以相对靠后。
其他文献
我国管理科学与教学研究中案例研究的数量约两年翻一番 ,但案例研究的质蜈有待提高。案例研究的质量有赖于研究者对案例研究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的掌握。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案例
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概念非常重视。新一轮课程改革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少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加之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采用声波、声发射一体化装置,研究单轴压缩下花岗岩波速与声发射演化规律,通过宏细观方法确定各应力门槛值,研究裂纹扩展不同阶段声发射演化及波传播规律。结果表明:细观裂纹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采用复方丹参滴丸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观察组,n=40)
近年来,上海市的社区老年服务规模发展迅速,服务模式也不断创新。但基层社区中的老年服务出现了服务需求与服务使用之间不能完全匹配的情况。本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区Q街道为例,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的事业单位也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就是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主
微带天线其本身具有的固有带宽十分狭窄,很难应用于更多更广的领域中,所以对微带天线带宽展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Ansoft公司的HFSS仿真软件仿真分析了L型探针馈电
<正>引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寻找自然能源的利用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新能源的发展实现了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是解决我国当前能源供需紧张的有效方案,其以
考虑含充填软弱结构面的接触界面与充填材料的共同变形,提出三单元模型描述充填结构面。结合特征线法,推导建立一维P–波在含充填结构面岩体中的传播方程,并与已有理论进行了
<正>上消化道内镜诊疗操作前准备直接影响诊疗效果。部分患者在胃镜检查时躁动、恶心、呕吐,甚至自行拔镜,不仅影响了检查者的操作,容易漏诊、误诊,甚至会造成贲门撕裂等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