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BS全自动塑料电镀生产线主要由机架、镀槽、管路、通风、行车、导电系统、阴极移动及辅助设备组成。电镀生产线的研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耗时长,资本投入大,但其研究成果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本文重点研究了电镀生产线的三维设计方法,运用UG软件对电镀生产线的关键部件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对生产线进行整体虚拟装配。文中详细阐述了三维建模及虚拟装配的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建模的效率,增加了模型创建的精确性。利用所述方法可以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精度,节省材料,消除生产线装配时发生空间布局干涉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电镀生产线的三维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运用经典李维解对镀槽的侧壁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静水压力作用下壁板弯曲变形所产生的位移计算公式,为镀槽的优化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ANSYS软件分析了镀槽在满载溶液情况下的侧壁位移量及应力值。分析了企业目前使用的硫酸铜塑料电镀槽,其位移值为5.9mm,应力值为57.6MPa,满足镀槽的设计要求。通过对不同加强筋结构的镀槽模型分析,提出了新的镀槽优化模型。优化后镀槽的侧壁位移仅为1.6mm,应力值为31.3MPa,完全满足镀槽的设计要求。新的模型简化了镀槽的制作程序,节省了制作材料。优化后矩形钢的使用量较优化前相比降低了18%,材料成本费节省约为440元。通过对生产线的机架结构的模态分析,分析出机架前10阶的振型及固有频率。分析发现,机架结构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弯曲、扭转变形可能导致相关部件的疲劳破坏,甚至在机架焊接处发生断裂等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在七阶八阶振型时,机架的振型以中间立柱的弯曲变形为主,且位移最大。七阶时位移为79.055mm,频率为15.072Hz;八阶振型的位移为78.626mm,频率为15.215Hz。因此,应避免机架及其相关部件在自振频率为15Hz时工作,以免机架结构因共振而发生破坏现象。分析得出的模态参数有助于机架的结构改进以及机架截面尺寸参数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