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报告将诚信列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之一。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并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正义、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诚信是现代文明的基石,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标志着整个社会精英阶层的道德走向和趋势。因此他们的诚信道德是思想道德品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们是相对于社会其他成员比较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不断形成的阶段,还有很多不稳定性,容易受到社会因素、自身心理因素和社会价值的影响。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大学生急功近利、浮躁情绪影响着诚信品质的养成。当然,对于诚信的坚持得到了大多数大学生的认同,但是在实践中甚至一些细微的思想上,有一些大学生还是存在失信行为的。“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诚信道德水准。本文针对当前社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进行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失信的表现、原因、危害,提出了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从而给出建议。第一,从学习、经济、求职、人际交往四方面分析大学生的失信问题。首先,学习方面的表现:(1)学术掺假,抄袭论文;(2)考试作弊,骗取成绩;(3)捏造事实,获得奖励。其次,经济方面的表现:(1)拖欠贷款,不还、迟还;(1)编造理由,骗取助学金;(3)日常小事借款不还。再次,求职方面的表现:(1)履历掺水,虚报材料;(2)不履合约,随意违背。最后,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1)人情淡漠,寡诚失信;(2)不负责任,玩弄感情;(3)虚假网络,迷失自己。第二,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出发,指出心理不成熟因素、缺乏诚信修养、缺乏诚信实践、责任意识淡薄,以及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误区来解析原因。第三,提出对策和建议。从原因分析得出大学生失信问题的解决办法,需要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从学校的诚信氛围培养抓起,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健全制度规范。总之需要社会、学校和大学生个人的配合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