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量控制性排放权交易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在各国的环境政策中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欧盟在2005年率先开始总量控制性排放权交易的实践,其开创的欧盟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在全球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以欧盟排放权配额市场的价格行为和市场效率为研究对象,对欧盟配额市场的价格波动特征、价格影响因素和市场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总结了中国在建立排放权交易体系时可以从欧盟的实践中借鉴的经验和汲取的教训。首先,本文对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从发起、决策到实施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回顾,并重点介绍了该体系的运行规则和实施情况,为深入理解欧盟配额的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其次,利用时间序列工具,本文对欧盟排放权配额的价格波动特征、价格影响因素和市场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一,利用GARCH族模型对配额价格的波动性建模和利用多期方差比检验对配额市场信息效率的检验结果显示,2006年4月的调整是欧盟配额市场发展的里程碑。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从2005年开始运行,2006年4月是体系下企业第一次公布2005年的实际排放量,而这一数量低于2005年发放的配额量,由此造成了配额价格大幅下滑,配额市场发生了一次明显调整。在此之后,市场的交易量大增,交易者更加多元化,配额价格对信息的反应能力增加,市场信息效率提高,同时也使得价格中更明显地表现出负面新息给参与者带来的恐慌心理,价格波动出现了之前没有的不对称性。第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改变了配额市场的价格行为模式。在金融危机之后,配额价格由于企业抛售配额换取流动性以及企业的生产活动水平下降等原因出现了明显下滑,同时配额市场对金融市场波动的敏感性也明显增加。第三,欧盟配额交易体系在进入第二阶段之后,与第一阶段相比,在市场效率上有了很明显的改进,在价格传导机制上也发生显著变化。第二阶段的配额价格信息效率增强,而且现货市场取代期货市场主导价格发现过程,说明基本面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增强,市场更加理性。第四,基于动态相关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欧盟配额市场与中国商品市场和中国金融市场之间的相关性都较弱,而且相关性在市场波动加剧时期会进一步减弱。因此,排放权配额资产可以作为中国投资者进行全球投资组合分散化的选择对象。第五,基于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配额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结论显示,排放权配额价格与电力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配额价格对电力价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发电企业的利润和煤炭与天然气的相对差价对2009年之后的配额价格有显著影响。这揭示了配额市场与能源市场之间的互相影响,也意味着排放权配额市场将会与能源市场一起对全球经济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基于对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运行规则及其对市场价格影响的分析,并结合定量分析的结论,本文界定了排放权交易体系运行规则中对配额市场的发展有显著影响的四个方面,分别是:排放权配额的总量和分配方式、配额在交易体系不同实施阶段的有效性、配额交易平台基础设施的完备性以及交易体系未来走向的确定性。另外,尽管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第一阶段的配额分配过度,但是,从欧盟15国和27国的排放量来看,自排放权交易体系实施以来,欧盟的年排放量在加速减少。按照2005至2009年间的年均减排速度,到2012年欧盟和其成员国将顺利完成京都任务。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立和配额交易市场的发展给排放权赋予了资产属性并使其具有价值,增强了企业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的意识。而且,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仅是为排放权确立了一个价格,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和个人中形成了未来排放权资产将有价值上涨空间的预期。本文对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国内对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的深入了解,为中国建立国内排放权交易体系提供参考。因此,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最后总结了中国在建立排放权交易体系可以从欧盟的排放权交易实践中借鉴的经验和汲取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