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生物具有磁感受能力,既可利用地磁场(Geomagnetic field,GMF)获取定向信息,又能对磁场变化作出特定生物学响应。已有研究发现,磁场强度变化除可影响动物的磁定向等行为,亦可影响生物的生理、代谢和其他行为。昆虫作为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其不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基于昆虫生态学,探究磁场强度变化对昆虫的影响,可为昆虫的磁感受和磁响应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以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为研究对象,以近零磁场(Near-zero magnetic field,NZMF)(vs.GMF)作为环境因子,开展了近零磁场对两种稻飞虱(白背飞虱Sogotalla 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生长发育、趋光行为及飞行行为的影响研究,本研究揭示了迁飞昆虫稻飞虱对磁场强度变化的磁响应和适应性策略,并完善了稻飞虱的磁生物学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近零磁场(NZMF)对稻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NZMF(vs.GMF)对两种稻飞虱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效应,以探索两种稻飞虱对NZMF的适应性策略。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GMF相比,NZMF延长了两种稻飞虱卵和若虫的发育历期。此外,NZMF还显著降低了两种稻飞虱雌虫的寿命,延长了雄成虫的寿命。2.近零磁场(NZMF)对稻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以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NZMF(vs.GMF)对两种稻飞虱翅型分化的生物学效应,以探索两种稻飞虱对NZMF的适应性策略。结果表明:NZMF处理显著增加了白背飞虱雌成虫短翅型比例,同样显著增加了褐飞虱雌、雄成虫短翅型比例。3.近零磁场(NZMF)对稻飞虱趋光和飞行行为的影响以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为研究对象,以“人工磁场-稻飞虱”为研究系统,重点探究了 NZMF(vs.GMF)对两种飞虱趋光行为和飞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趋光行为方面,NZMF世代处理后的白背飞虱雌、雄成虫羽化后前两日上灯比例显著升高(P<0.05),NZMF即时处理组趋势相同但未达到显著水平;NZMF世代处理后的褐飞虱雌成虫羽化后前两日上灯比例显著升高,雄虫和NZMF即时处理组趋势相同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飞行行为方面,NZMF处理显著延长了 2日龄白背飞虱雌成虫的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而飞行速度显著降低,同时NZMF处理显著缩短了 2日龄白背飞虱长翅雄成虫的飞行时间,但显著增加了飞行速度,NZMF中的白背飞虱雄虫飞行时间显著低于雌虫,而白背飞虱雄虫的飞行速度显著高于雌虫;对于褐飞虱,NZMF处理显著缩短了 2日龄雌、雄成虫的飞行时间,但飞行速度显著增加,NZMF中的褐飞虱雄虫飞行时间显著高于雌虫,褐飞虱雄虫的飞行速度低于雌虫但未达到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