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上进一步强调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已经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的生活需求已经转变为对健康和精神需求的提升,显然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环节中重要一环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致力于更深层次的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同时兼顾推进速度和推进质量,逐步成为惠民利国的一项重大政策。近些年来,对幸福感的讨论不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人民对幸福感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幸福感作为一项综合评价指标,可以反应出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总体运行情况,而基本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一环,是否拥有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也会对幸福感产生影响,而且幸福感还可以进一步对基本医疗保险在公平性以及保障水平和福利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本文首先根据已有的对于幸福感的文献综合分析出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界定,接着主要介绍了我国当前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然后依据CGSS2015年的统计数据,从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这两个指标来研究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主观幸福感这个指标的影响。通过建立有序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参与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对社会医疗服务满意程度会显著影响居民的幸福感,且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和对社会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每提升一个单位,那么幸福感分别提升34%和32%,并且通过对城镇和农村进行分类回归,发现城镇和农村参与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对社会医疗服务满意会显著影响居民的幸福感,但是农村居民相对城镇居民幸福感提升的更为明显。为了验证模型的稳健性和有效性,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又进行了主观因素影响的检验,得出以上的结论是稳定且有效的,通过BK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后,得出对公共服务的评价、与他人对比的经济地位和自身心理健康和自己身体健康的评价都是在基本医疗保险和幸福感之间产生中介效应,其中,对于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充足性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中介效应。因此,居民要想提升幸福感,不仅要更多的参与到社会保险中,而且政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居民在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充足性方面有着更好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