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国家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困境。从几年来的统计看,国有企业不仅资产负债率高,债务结构、融资结构也不合理,而且大量资产死滞,效益低,偿债能力差,过度负债问题严重。这种状况已经并正在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并大有恶性循环之势。因此,解决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就成了当前推进企业改革的一个关键。债务重组便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本文在列举数据指出债务重组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的同时,讨论了债务重组的含义以及哪一些国企有必要进行债务重组,认为资本市场是债务重组的主要途径。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债务重组,就是要利用资本市场使债务结构配置最优。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处于一个有利的发展时机,国有企业应利用这一良机,通过多种方法积极进行债务重组,以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对暴露和隐藏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防止债务逃废和国有资产流失。总之,一个积极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将有利地促进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进行。 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以大量的数据说明国有企业的债务现状。国有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高负债的局面,近几年来愈演愈烈。主要表现为:(1)债务总量快速增长,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上升。(2)非正常渠道债务增加过多,债务结构不合理。(3)不合理资金占用越来越多,债务逾期未还数不<WP=3>断增加。(4)企业利润率与贷款利息率形成强烈反差,企业债务风险越来越大。自8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的趋势仍未停止,而且大量资产死滞,效益低,偿债能力差,过度负债问题严重。这给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攻坚任务,迫使企业必须进行债务重组。 第二部分是对债务重组这一概念的探讨。首先从会计的角度来定义债务重组,即债务重组是“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并列出其与其它重组方式相比而具有的显著特征;接着说明债务重组的原因实际上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为避免破产清算而达成的妥协,以避免双方更大的损失;其次提到了债务重组的四种方式,即: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最后落到本文讨论的主体,即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对象和基本思路,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国企都有必要进行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对象主要为高负债,自身素质良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和高负债,自身素质一般,处于微利或亏损的企业,而债务重组的基本思路主要考虑为存量债务的调整和增量资本的注入两部分。 第三部分开始进入文章的重点。这一部分首先指出国企的债务重组离不开资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为国企提供了进行融资和改善债务结构的条件。只有通过资本市场,才能建立对国企的监督机制,保证资本的有效运营,并促进新型银企关系的建立,进而推动国有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接着本文列出了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债务重组的十种方式: (1)股份制改造; (2)股票上市,包括公开上市发行、分拆上市、配股及再上市、买壳上市和捆绑上市;<WP=4> (3)兼并; (4)收购; (5)合并; (6)出售国有企业,包括出售给非公有制法人或私人、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和出售给外资; (7)破产; (8)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即将负债率高的国有独资企业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改制的过程中,将原国有企业中的一部分债务设计成可转换公司债券,由其它法人企业或社会公众或内部职工认购;而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司要力争在一定时期内发行股票并使其尽快上市,这样,所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才有可能转换为股票,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负债比例的目的; (9)组建债务重组基金,这样做有以下的好处:①提供稳定的巨额资金;②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③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④投资基金可以保全银行信贷资金。 (10)债权转股权,即将银行贷给企业的款项按一定的比例折为银行对企业的股权,使银行由债权人变为企业的股东。作为当前债务重组的热点,“债转股”的优点是:①强化对企业的经营监督;②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实现国企脱困目标;③社会震动小,容易得到各方支持;④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四部分通过分析当前资本市场上国企债务重组的现状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债务重组的重点主要在于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和正在推行的“债转股”。文中对应于债务重组的四种基本方式,结合案例总结了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主要<WP=5>选择哪些方式,发现大部分上市公司采用了以资抵债的形式。在刚刚开始推行的“债转股”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和专业优势”的金融企业,将通过专业化经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产保全、减少损失、化解风险。通过北京水泥厂的案例,了解到当前“债转股”的条件是:①产品品种适销对路,质量符合要求,有市场竞争力;②工艺装备为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符合环保要求;③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债权债务清楚,财务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