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罗田县主城区绿色廊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7条城市道路廊道的调查,研究了罗田县主城区道路廊道网络及其景观现状。基于适宜性分析法和最小距离法构建了五个等级的生态网络体系,并对罗田县典型绿色廊道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如下:(一)绿色道路廊道现状分析(1)罗田县主城区道路廊道连接度的平均值为0.52。义水河南路、丝绸大道、大别山大道、迎宾大道连接度均高于平均值,其中万密斋大道的景观连接度最高为0.78。义水河南路、丝绸大道、大别山大道、迎宾大道等绿色廊道连接度较低,仅为0.33。(2)罗田县主城区主干道廊道密度为4.9km/km2,大于国家标准的道路密度阈值。非主干道廊道密度为3.9km/km2,符合国家标准。(3)罗田县主城区绿色道路廊道的曲度趋近于1。城区内道路廊道的断面形式单一,主要为一板二带式和三板四带式。其中一板二带式道路达71%。(4)在所调查的17条道路廊道的行道树中,共出现乔木树种:广玉兰、桂花、棕榈、香樟、银杏;小乔树种:鸡爪槭、紫薇、侧柏、红枫、垂丝海棠;灌木层树种:红继木、红叶石楠、龟甲冬青。其中香樟和桂花应用最为广泛,且灌木和草本层植物种类较少,甚至基本为零,缺乏绿化层次变化。(二)绿色河流廊道现状分析(1)义水河廊道的景观连接度为0.67,密度为0.79km/h2,连通度为1.12个/km。(2)义水河廊道曲度为1.18,趋近于1。表明义水河绿色廊道布局形式较直。(3)义水河的河岸为直立式驳岸,且堤岸构建了水泥护岸。两侧主要有居住区景观和商业用地景观及道路景观三种类型。廊道堤岸的景观设计单一(4)义水河河岸不同河段所采用的基调树种不同。总体归纳得出,义水河绿色河流廊道中乔木植被种类为悬铃木、乌桕、广玉兰、桂花。灌木包括小叶女贞、海桐、红叶石楠、黄杨、檵木。缺乏草本植物,其选用的植物种类单一,且配置形式单调,河岸景观效果较差。(三)绿色廊道网络体系构建规划将罗田绿色廊道体系分为五个等级:一级廊道、二级廊道、三级廊道、潜在廊道和踏脚石。(1)一级廊道:即罗田的武英高速路。宽度大于200米。(2)二级廊道:依托朱家河流域的河流防护绿带,和高压走廊防护绿带。宽度50-200米。(3)三级廊道:主要由道路防护绿地和带状公园绿地构成,宽度15-50米。(4)潜在廊道:主要由附属绿地构成,宽度5-10米。(5)脚踏石:主要由小块绿地构成,性质不定,是一种不连续的廊道。(四)典型绿色廊道设计与优化按照道路廊道等级以及功能类型的划分,提取三条典型性绿色道路廊道,分别为义水河北路、大别山大道以及凤城大道进行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