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螺离心机流场数值模拟及转鼓锥角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ry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卧螺离心机因为具有连续操作、处理量大、适应性强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建筑、化工等行业。但是,由于设计缺陷和分离环境的变化,导致经常发生高速堵塞、卡死等恶性事故,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离心机分离速度和进料流量不能合理匹配。究其根本原因是对离心机分离理论的研究不足,没有把握分离场中液流的运动规律与离心机结构尺寸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掌握离心场中液流的运动状态及规律,对于离心机的设计和结构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卧螺离心机理论研究。本文先对分离液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在此条件下建立了分离场中液流的运动数学模型,并推导了在没有螺旋影响下分离液的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卧螺离心机有限元模型并得到了在控制参数变化下离心力场中液流速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首先,根据建筑泥水的特点,对分离液的物料特性进行界定,明确所研究对象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时对分离场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为研究离心场固粒的运动规律奠定基础。其次,采用柱面坐标方法,推导出离心力场中物料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仿真模型所用到的速度和压力运动规律。最后,利用FLUENT自带建模软件GAMBIT建立卧螺离心机的三维立体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设定。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建立的离心机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分析了分离场轴向速度、周向速度和径向速度与结构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对离心场中固体颗粒的运动状态进行仿真,得到其运动规律,同时对离心场压力规律进行研究,初步探索了动压力和静压力沿轴向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轴向流速复杂多变,流动受几何结构的影响很大。在液流由输料管进入转鼓内部过程中,轴向速度逐渐降低,并且在转鼓的分料口截面出现最低轴向速度。研究表明转速的提高不利于液流的轴向流动,在不同液层深度下,轴向速度系数的递减率基本相同。(2)径向速度是分离的关键,对比模拟结果和计算结果可以发现,转鼓内壁的粘性力随着液池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液流滞后值随着转鼓转速的增加而升高。(3)离心机动压力和静压力基本符合旋转涡流场压力变化规律。动、静压沿液环半径方向上都逐渐增加,在转鼓内壁处达到最大值,且在出口处变化剧烈。(4)离心机沉积层厚度与转鼓锥角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锥角的变化,沉积层厚度逐渐减小,同一锥角很难同时兼顾到大颗粒和小颗粒的分离。针对不足,设计了双锥角转鼓结构,并验证了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单锥角转鼓的不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
国际药学联合会(FIP)对全球66个国家的药学继续教育进行了调查并发布调查报告,旨在帮助各国提高药学服务能力。本文从药学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教育提供方、资金来源、管理机
目的比较序贯透析与血液透析2种方法降低肌肉痉挛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5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透析患者分为A组(序贯透析组
电力网网损管理及理论计算分析系统包括理论计算分析系统和网损管理系统2部分,以系统可扩充性、技术前瞻性及管理有效性为开发原则,将线损管理、理论计算和台区考核有机结合
目的讨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以及治疗方式。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00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年龄、病因以及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这为我国卫生事业进入中国特色
报纸
不同于原始社会,现代的居室生活成了几乎所有人必不可少的,且占据着我们一生大部分时间,因此,室内设计成了与现代人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它与每一位居住着的生命安全,生活满意
基于我国重大疾病谱变化的视角,通过构建健康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重大疾病、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和个人健康支出等因素对我国健康人力资本形成
辽宁省棚户区治理工程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方式,客观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研究旨在建立棚户区改造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调查问卷对棚户区改造的实际绩效进行评估,结果
为了实现运载火箭整体的更新换代,最终实现月球可持续开发利用,或开展对木星系的探测或行星的穿越探测等混合任务,我国正在研制长征八号、长征九号等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