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瑟·米勒(1915-2005)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戏剧界的三巨头之一,他为美国戏剧文学的繁荣付出了六十多年的努力。作为一名现代杰出的戏剧文学评论家,他对戏剧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作为“美国戏剧的良知”,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戏剧舞台作为作家反映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佳方式。他的作品广受人们关注,对作品主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悲剧观,美国梦等方面,然而米勒作品中所反映的伦理道德观很值得人们关注。米勒特别关注戏剧的社会功能和道德的警示作用,擅长揭示个人在社会生存中所面临的道德伦理问题,也热衷于探索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各个社会成员的巨大影响力。读过他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米勒试图揭示在美国繁荣的表面之下隐藏的诸多矛盾,及其带给人们对人生的迷茫和困惑。他的很多作品受到来自全世界读者的好评和赞誉。在其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先后发表了《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炼狱》《堕落之后》和《桥头眺望》等多部作品,这些作品享誉全球、久演不衰。本文以米勒的戏剧《炼狱》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学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作品中的伦理主题进行解读,探究了米勒戏剧所反映的伦理主题和伦理思想。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简述了戏剧《炼狱》的历史背景,评述英美及中国国内就该剧的主要研究;本章节同时对文学论理学批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指出运用这一方法的意义。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分别从人与自我、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三个角度对本戏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戏剧中所探讨的伦理关系和伦理问题。论文的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结论从这部戏剧本身出发,探究其所反映出的伦理问题,以期望对处在伦理困境中的现代人予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