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戏剧《炼狱》中的伦理解读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23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瑟·米勒(1915-2005)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戏剧界的三巨头之一,他为美国戏剧文学的繁荣付出了六十多年的努力。作为一名现代杰出的戏剧文学评论家,他对戏剧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作为“美国戏剧的良知”,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戏剧舞台作为作家反映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佳方式。他的作品广受人们关注,对作品主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悲剧观,美国梦等方面,然而米勒作品中所反映的伦理道德观很值得人们关注。米勒特别关注戏剧的社会功能和道德的警示作用,擅长揭示个人在社会生存中所面临的道德伦理问题,也热衷于探索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各个社会成员的巨大影响力。读过他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米勒试图揭示在美国繁荣的表面之下隐藏的诸多矛盾,及其带给人们对人生的迷茫和困惑。他的很多作品受到来自全世界读者的好评和赞誉。在其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先后发表了《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炼狱》《堕落之后》和《桥头眺望》等多部作品,这些作品享誉全球、久演不衰。本文以米勒的戏剧《炼狱》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学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作品中的伦理主题进行解读,探究了米勒戏剧所反映的伦理主题和伦理思想。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简述了戏剧《炼狱》的历史背景,评述英美及中国国内就该剧的主要研究;本章节同时对文学论理学批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指出运用这一方法的意义。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分别从人与自我、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三个角度对本戏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戏剧中所探讨的伦理关系和伦理问题。论文的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结论从这部戏剧本身出发,探究其所反映出的伦理问题,以期望对处在伦理困境中的现代人予以帮助。
其他文献
波纹管是高效换热器,特别是余热回收和地温差换热器中广泛使用的核心换热元件,其刚度特性对换热设备的寿命影响巨大。本文以波纹管的实际约束和受力状况为基础,采用限单元法
本文共分为六章,从理论研究到实例分析,逐层深入,探讨了广告翻译中可采取的一些有效策略和手段。同时,本文证明了一些与传统的对等翻译标准相背的翻译方法比如删减与改译在广告翻
近年来,言据性研究是一个颇受语言学家青睐的课题。言据性(evidentiality)主要是指说话人对知识的来源以及可靠性的说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功能主义逐渐兴起,Chafe和其他国外
本论文旨在针对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学阶段所进行的课程改革,即RICH所蕴涵的“知”的方式和表现形式进行探索。本文试图探索RICH
采用絮凝实验、静态阻垢实验和缓蚀动态挂片实验分别对聚硅硫酸铝(PSAS)的絮凝、阻垢、缓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SAS投加量为4mg.L-1时,水样去浊率达94%,在相同的实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