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异位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的动物模型。探究异位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对大鼠肝脏再生的影响。 方法:随机取10只220—250g SD雄性大鼠分为2组(n=5):非建模组和建模组。非建模组摸索麻药等实验条件,计算肝脏各(亚)叶比重。建模组用于建立大鼠异位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的动物模型,门静脉结扎(PVL)建模(n=1),肝脏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ALPP)建模(n=2),脾脏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ASPP)建模(n=1),肾脏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AKPP)建模(n=1),10d后收割取肝右中叶称重。余60只220—25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5):门静脉结扎组(PVL组)、肝脏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组(ALPP组)、脾脏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组(ASPP组)和肾脏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组(AKPP组)。分别于术后2、4、7d检测大鼠右中叶的肝再生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的表达数量。 结果:2%,40mg/kg的戊巴比妥钠麻醉适中,大鼠肝脏占体重的3.08%,肝右中叶占大鼠体重的0.74%。大鼠异位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的动物模型建模成功率为80%。建模组大鼠肝右中叶重5.33±0.4g,非建模组大鼠肝右中叶重2.31±0.2g,行肝脏、脾脏或肾脏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后大鼠肝右中叶明显增生(F=17.41,P<0.01)。ALPP组、ASPP组、AKPP组与PVL组对比,术后4、7d大鼠肝右中叶明显增生(F=3.75,P<0.05;F=16.40,P<0.01),肝组织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F=6.86,P<0.01;F=3.81,P<0.05)。ALPP组与其余三组比较,血清ALT和AST浓度术后2、4d明显升高(ALT:F=8.81,F=21.93;AST:F=36.39,F=6.47;P<0.01)。ASPP组、AKPP组与ALPP组比较,术后肝右中叶再生率、肝组织PCNA阳性表达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首次成功建立了大鼠异位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的大鼠模型,建模成功率与术后存活率为80%。原、异位劈离联合门静脉结扎,均可明显刺激大鼠肝脏再生。而大鼠肝脏再生机制可能与肝脏、脾脏或肾脏的离断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应激反应以及通过特定通路上调某些细胞因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