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乡背景下农村干群关系研究——基于重庆市草兴村的调查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群关系一直是党和政府重视的工作之一,目前学界对农村干群关系的表现、原因、对策等均有相关阐述。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资源下乡,农村干群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对乡村治理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要。本文以草兴村作为个案,利用访谈、文献、调查的方法,分析资源下乡给村庄各层面带来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改善干群关系,推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研究的缘起、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和基本概念等;第二部分介绍样本村的基本情况以及改革开放后干群关系的变迁,将改革开放后草兴村的干群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农村改革初期矛盾较多。国家从村庄汲取资源,是一种压力型体制,村干部的主要角色是国家的代理人,工作任务是从农民手中收取税费,强制执行计划生育,使这一时期的干群关系矛盾较多;税费改革后短暂的冷漠。税费改革使农民的负担减轻,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减少,村民对于谁当村干部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资源下乡后的不和谐。资源进入村庄,村干部的作用和地位再次凸显,村民开始关心“什么人在当村干部”,干群关系出现不和谐;第三部分分析资源下乡与干群关系变化的原因和后果。资源下乡给乡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民的生活确实带来了很大变化,但使干群关系出现了不和谐,其原因主要有利益分配失衡、表达机制缺失及村级监督乏力等。同时不和谐干群关系对村庄造成不利影响。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启示。
其他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一门覆盖面积广、招生人数多且专业层次齐全的新兴学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因为它不
医疗纠纷的解决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难题。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包括诉讼与ADR两种途径。《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对医疗侵权行为进行了更加具体化的确认,对医患双方权利义务
期刊
借鉴于DMCA的“通知—删除”规则,自2000年《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引入中国以来,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解决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纠纷
在我国加入WTO后的2002年初,DVD知识产权一案曾一度引起各界的关注,随着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和6C、3C完成谈判之后,这一风波视乎得到了平息。但是,我国DVD产业遭遇的境况并没有
期刊
在我国,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庭前审查程序,我国的庭前程序长期以来一直依附于庭前准备程序。在立法设计上偏向“程序审”,庭审的“易发性”还不具备抑制公诉的基本功能。目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