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五种不同牙面处理方法的微渗漏和界面结合情况,为窝沟封闭选择一种合理、简便、封闭效果好的牙面预处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完整无龋、窝沟深的离体前磨牙40颗,随机分成五组;A组:杯刷法+酸蚀;B组:激光照射;C组:激光照射+酸蚀;D组:高速球钻+酸蚀;E组:高速细金刚砂+酸蚀;窝沟封闭,冷热循环500次;每组6个样本在亚甲蓝溶液中染色,沿牙齿近中窝、远中窝中心及二者连线的中点共3个点颊舌向切开,体视显微镜对染色渗透评估;每组2个样本沿牙齿的颊舌向正中切开,扫描电镜观察界面结合情况。结果:体视显微镜观察微渗漏:五组微渗漏评分用Kruskal-Wallis H test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微渗漏最严重,D组微渗漏最少;B组与D组间,D组与E组间,D组、E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渗漏严重程度一致,表明激光照射后可不需再进行酸蚀。扫描电镜结果:A组封闭剂-釉质界面密合性最差,可见明显断裂纹,封闭剂不能渗入窝沟底部;B组结合面见狭小间隙;C组结合面基本连续无断裂纹,稍有空隙;D组及E组密合性更好,呈连续紧密无断裂纹的界面,其中D组效果最好。结论:杯刷法微渗漏与界面密合性都较差;激光法明显优于杯刷法,球钻法效果更好;激光可代替杯刷法作为窝沟封闭前釉质预处理的方式,且可以不进行酸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