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uezh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需求。任务驱动法的使用围绕着“任务”展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很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法时主要承担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有着关键的引导作用。但是在笔者实习的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该课程部分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部分教师虽然运用了任务驱动法,但是没有充分发挥此类教学法的优势和特点,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更好的利用任务驱动法提升课堂效果。通过笔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发现,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如;任务目标单一扁平,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缺乏专业特色;学生参加任务驱动式课堂积极性不高,小组合作机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凸显在最终的考试成绩上,任务驱动教学法流于形式;任务的设置脱离实际,遮蔽了教育的情感目标。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在中职学校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策略:给予信任、体现学生主体性、注重集体作用的发挥和多样化教学评价来凸显能力核心目标,丰富任务驱动法的使用,显隐结合、以情感人,以境冶情、以情导人来发挥情感对教学的引领作用。在良好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中职教育的目的,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电子技术人才。最后,笔者将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实践检验其可用性和有效性。实践效果整体上比较良好,从而体现出仟务驱动法所特有的教学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孤波探伤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方法开始大量研究,其利用一维晶体颗粒链作为高度非线性孤立波的载体,激发并且传递高度非线性孤立波,通过采集颗粒链与被测体接触后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HycuNPV)作为一种强效、无危害、专化性强和环境友好型的生防致病因子,在美国白蛾种群的持续防控中占
目前,随着电梯行业的迅速发展,电梯装潢效果展示,电梯产品宣传动画等为电梯行业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其中,以三维方式展示电梯场景必不可少。三维场景编辑器
文化创意时代,日常生活成为美学研究的新热点。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崇尚人文精神,将对于美的追求从艺术带到生活,融入到生产领域,有机结合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本文试图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台湾文化创意产品的美学生产、美学特征与审美价值,吸取经验教训,探究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论文总共分成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篇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是为了解决文化创意时代出现的新的审美问题。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大量的行业都与互联网产生了联系,网络信贷就是互联网和金融结合而产生的。区别于传统的借贷方式,网络信贷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进行借贷交易等相关操作的,这是信贷模式的一种创新。随着网络信贷在国内借贷市场上出现,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日渐旺盛的融资需求下,国内网络借贷行业的规模逐渐扩大,截至2019年底,网贷行业全年成交量达到9649.11亿元同时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量约为9万亿元。但
装饰行业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手工作坊,逐步发展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行业。尤其2008年奥运以后,伴随着日益发展的国家经济和蓬勃发展的房地产行业,装饰
目前我国大力开展城市建设工作,提倡发展利用地下空间,每年因地下隧道及基坑工程开挖产生的废弃渣土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虽然渣土处置方式有多种,但我国目前的处理依然以集中填埋为主。为避免基坑渣土运输过程带来的扬尘、道路污染问题及渣土收纳混乱、随意堆放而导致的环境安全隐患,结合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的前景,本文围绕基坑渣土的固化利用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国内外渣土利用现状进行调研,
在纯Fe中掺入非磁性元素Ga形成的Fe-Ga固溶体具有远大于纯Fe的磁致伸缩性能、比传统脆性的稀土金属间化合物更低的驱动场和更好的延展性,因此作为一种新型磁致伸缩材料得到了
水泥基材料的裂缝(或裂纹)问题已成为工程领域中突出的问题,也是材料研究中的重大难题。自修复微胶囊通过模仿生物体自行愈合的特点,可以自动修复材料产生的微裂纹,结合荧光探针在检测材料表面裂纹具有灵敏度高、显示直观、简单高效的特点,从而为解决水泥基材料裂纹检测监测和自动修复的科学问题,提供了突发灵感和打开了全新视角。本文将荧光探针技术引入自修复微胶囊,使得微胶囊芯材修复剂具有荧光效果,通过观测荧光的分布
金属材料热处理的过程性因素非常复杂,往往只能通过热处理后的结果,来假设过程中问题的存在,然后逐一改进。这种方法增加了生产成本,延沓了生产周期,并可能造成材料潜在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