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945)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zhudamiao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抗战期间,烽火连天,硝烟弥漫,但中共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使得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局面,成绩斐然,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干部与人才,对抗日战争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本学位论文选取“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945)”为研究课题,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在中共教育史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二是就现有学术成果来看,有关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学位论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原因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等,并对抗日战争、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正文部分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全国抗战爆发前后中共兴办高等教育的背景。建党至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逐步举办高等教育,为革命培养了不少干部和人才,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全国抗战期间,中共期望通过发展高等教育,解决干部短缺及本领恐慌问题,以适应抗战需要;提高党的理论水平,以反对教条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鉴于此,在全国抗战爆发前后,中共积极主张发展高等教育。第二章详细回顾了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兴办与发展情况。本章主要回顾了全国抗战爆发前后陕北兴办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中国女子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马列学院等院校的酝酿与发展过程,回顾了整风运动发起后陕北改组的中共中央党校与成立的延安大学等院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华北联合大学、江淮大学和雪枫军政大学等院校的基本情况。抗日根据地创建高等院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干部,为赢得抗日战争做准备。在一些院校的酝酿与发展过程中,毛泽东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章对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构成做了比较详细地梳理。理论联系实际是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基本教育方针。教学实践中呈现出的教学特点有领导干部授课,强化政治教育,采用少而精、重点讲授与启发教学的教学原则,勤俭办学等,这些教学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此外,本章对抗日根据地高等院校的课程与教材、教员与学员也进行了介绍。第四章对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进行了简要评述。本论文认为,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成绩斐然,这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培养了大量干部与人才,二是促进了抗日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三是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学制短、院系设置简单、课程设置不系统、办学条件差等方面。第五章对抗日根据地高等院校的办学经验进行了较为详尽地阐述。这些经验包括高度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制定了与抗日战争相适应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紧紧围绕抗日办学、注重教员队伍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逐步完善教育制度等。
其他文献
文章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中部地区的典例,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深入各级各类幼儿园及相关单位,对吉安市幼儿教师的职业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职业存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医疗机构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医疗广告的传播,就某种程度而言,网络医疗广告给我们提供了便捷的就医指导,但是,部分商人为达到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利用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实施情感式教学法,教师应以贴切的教学语言引发学生的兴趣、以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活力、以榜样的力量调动学生的热情、以积极的评价树立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究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观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实施舒筋活血汤配合中医推拿方案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
目的探析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50例(50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25足),观察组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介绍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较迅速、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但与此同时—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在汉族主流文化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