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一种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显著的叙事特征赋予它较强的可读性,塑造人物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广阔性、丰富性又赋予它极强的艺术性。因此,小说的阅读教学,在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都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本研究以新课程标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主要依凭,从实际的教学现状和经典的小说作品出发,试图对高中语文小说的解读问题,从源头找症结,从文学理论中找思路,从教学过程中找方法,最终提出一系列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策略。本研究从内容构成上来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解读现状的考察。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是论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解读存在的问题,包括解读理念的单一化、解读过程的随意化、解读模式的陈腐化、解读内容的表浅化;第三是对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包括教师原因分析、学生原因分析和教材原因分析。第二部分,高中语文小说解读研究的意义。高中语文小说解读研究,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完成小说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学生提高小说阅读能力的重要保障。第三部分,高中语文小说解读研究的理论综述。其一,是相关概念的界定,论述了从"文本" "解读"到"文本解读",再到"教学解读"的概念。其二,论述了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小说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学教学,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三,对相关文学理论进行了阐释,涵盖小说三要素、叙事学理论、真善美的"错位"三个方面。第四部分,高中语文小说解读的策略初探。第一,读出小说"言说的智慧"。从叙事学理论出发,对经典的小说篇目作出了不同于常规的解读。第二,读出小说的人物之美。从真善美的"错位"理论出发,阐述了如何正确地理解小说人物之美。第三,读出小说的情感价值。从实用价值与情感价值的特点与反差出发,挖掘作者的创作匠心,解读小说的主题所在。本研究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从问题的提出到策略的形成,灵感均来自于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所思所悟。因此,研究成果对于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具有积极意义。而受个人能力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理论认识和策略的深入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