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时从证”理论及王孟英相关医案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hangj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舍时从证”思想滥觞于《黄帝内经》。其与“因时制宜”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共同组成了中医时间医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但目前,中医学界对“舍时从证”还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各类中医词典甚至未将“舍时从证”作为词条收入其中。目前,无论是理论还是临床,对“舍时从证”都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应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舍时从证”的理论价值和对临证指导的实践价值。自元代医家罗天益在《卫生宝鉴·舍时从证》篇中明确提出“舍时从证”的原则以后,后世虽然对其时有阐发,但主要是在研究中医时间医学时,将其作为“因时制宜”、“时不可违”的补充而略微涉及。研究范围也只是对罗天益的“舍时从证”思想进行阐述,即当病证与季节气候不一致时,不能拘泥于时令气候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而要根据证候来决定治法。研究的内容也以《卫生宝鉴》中记载的医案为主,即夏季用干姜、附子等药组成的托里温中汤治疗寒性疮疡,强调夏季出现寒证也需要用温热药进行治疗。进入现代以来,相对于“因时制宜”如火如荼的研究状况,对“舍时从证”的研究则略显冷清。经检索,以“舍时从证”为篇名的文献也仅有发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篇论文,即北京中医学院医88级学生张向群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发表的《浅论“时不可违”和“舍时从证”》。其认为“舍时从证”的原则,正是“时不可违”在临证治疗中的灵活应用。但并未对“舍时从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样只是引用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记载的医案来进行说明。王孟英是晚清时期著名温病学家,作为“温病学派四大家”之一,其对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温病学家的王孟英可谓深得“舍时从证”思想精髓。即当病证与各种时间因素不符时,王氏能够不拘泥于“时”,而是坚持以“证”为主,随证施治。通过对王孟英医案深入研究发现,王氏对“舍时从证”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不为时气节律所拘坚持以证为本;不为人体节律所困坚持以证为本;不为即时客邪所惑坚持以证为本”。通过既遵守“因时制宜”,又坚持“舍时从证”,王孟英实现了温病学理论和辨证施治理论的完美结合。从“舍时从证”视角对王孟英医案进行研究,为深入研究挖掘王孟英医学思想开辟了新途径,也为多视角研究中医学医案提供了新模式和新范本。同时,结合王孟英医案对“舍时从证”进行研究,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舍时从证”的内涵,有助于对其含义进行界定。结合王孟英医案,综合前贤研究成果,可以对“舍时从证”这样进行定义:当时间因素与疾病证候不一致时,不能局限于时间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要坚持以证为主,随证施治。其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舍时气节律从证、舍人体节律从证、舍即时客邪从证。
其他文献
线性代数是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提供了表达工具,计算工具和分析工具.本文引入MATLAB软件针对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几个常见问题给出具体实例,包括求矩阵的乘积、行列式、逆矩
含油幅度1600 m的裂缝性油藏是油藏地质、油田开发的全新研究对象。通过录井岩屑薄片制作、岩电柱状对比分析技术,建立岩性和储层定量识别和划分标准,综合研究油藏天然能量大
目的:总结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6例Tdp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首先给予硫酸镁静脉推注,同时对Tdp诱因进行治疗,约2/3患者
<正>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想带好班级集体,班主任要有一定的威信,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那么,什么样的班主任威信最高呢?一、赢得学生的"敬"教师的威信通常建立在
在催化剂条件下,用脂肪酰氯与谷氨酸缩合法生产N-酰基谷氨酸钠,通过选择酰化剂及改变酰化剂用量等条件合成了一系列N-酰基谷氨酸钠缩合物,这些缩合物经酸化结晶再用碳酸钠中
目的:研究注射用双黄连、生脉注射液对Hartley豚鼠与棕色挪威(BN)大鼠的主动全身过敏反应(active systemic anaphylaxis,ASA)及其相关指标,为完善中药注射剂过敏性评价提供实
胶州湾在2005年夏季发生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Cleve)藻华,该优势种占细胞总量的比例在两个研究站位(C3站及A5站)分别达到59%和86%。对藻华发生过程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