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正式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教师如果仍按照原有的备课方法和思路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所以,只有从备课改革入手,才能使课堂教学这个最顽固的堡垒发生根本性转变,才能真正落实新理念,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备课“改革”不是“抛弃”以前所有备课的方式、方法,而是从时代特点出发、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赋予其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是对原有备课方式的优化,而不是推翻、颠覆原来的备课方式。优化备课质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第一步,是完成教学三维目标的第一步。论文在分析了化学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变化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备课质量的具体方法。第一,可以通过尝试师生共同备课来优化备课质量。即让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重难点,提出学习建议,最终完成自学学案。教师备课时,要仔细阅读学生的学案,找出学生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掌握不明确或不准确的地方,在备课时加强对这些内容的引导,并指出学生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学案中找出学生疑惑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破,最后总结出教师的教学观点与学生学习观点方面的差异,完成教案。师生共同备课可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备课环节,使学生增强了学习主人翁意识,并且有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通过优化集体备课形式来优化备课质量。但注意集体备课不是某位教师或备课长备课,在集体备课前每一位教师都要自己提前整理内容,做到在集体备课前心中有数,备课时带着问题参与,带着收获结束。集体备课不仅是课前备课还包括课后备课。教师在上完课后及时写下教学笔记、教学心得和反思进行课后备课,还要通过学生信息反馈、作业反馈、阶段测验看学生能否掌握教学重难点,知识讲解是否到位,将这些信息统一整理后对原有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存为电子档,为今后的教学留下一手资料。集体备课形式要灵活多样,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但值得注意的是,集体备课是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思想,统一重难点,而不是统一教学模式、统一教案。第三,通过提高教师素质优化备课质量。即教师要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不仅限于走进课堂听课、评课,还要多参加各类讲座、培训。了解现代社会发展前沿,把握时代脉搏,开拓科学视野,丰富知识结构。还要倡导教师研发、编写校本教材,开设选修课,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形成一定的化学素养。最后,对上述提出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化学备课案例进行了系统详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