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借贷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但因其缺乏有效监管,导致行业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乱象逐渐浮出水面。在此背景下,非法集资开始在全国各地蔓延,因非法集资事件引起的受损群体自杀、闹事、围堵、上访的现象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非法集资活动已经到了危害社会稳定、干扰地方经济和损害民众福祉的危险关头。河南非法集资案件持续高发频发,涉案金额大,涉案人数多,非法集资在河南时不时就会引发起群体性事件,这种情况给河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河南非法集资活动的典型地区安阳为例,对非法集资活动的危害性、受损人群及其非法集资频繁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国家金融制度、投资者、政府监管、市场规律等多个角度深层次分析了非法集资活动频繁发生的原因。作者通过深入调查认为:非法集资活动的根源主要是我国的金融抑制政策造成居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和群众手中闲散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之间的矛盾,而政府对民间金融监管不到位,给了不法分子非法集资的机会。如何引导民间金融科学发展,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避免非法集资活动发生,成为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此,本文从预防和处置的角度提出了非法集资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建议:一方面从改革金融体制、拓宽投资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等关键点着手加以预防;另一方面采取健全监管体系、加强隐患排查化解、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犯罪行为、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正确引导新闻舆论等处置措施。通过双管齐下,尽力消除非法集资活动的成因和土壤,确保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