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F·肯尼迪(John F.Kennedy)任职期间,美苏争霸进入到一个相持的阶段,美苏双方都在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期取得实质性的胜利。但是,苏联逐步在此竞争中取得了较大的主动权。为了遏制苏联的扩张,肯尼迪政府决定调整与中立国家的关系,扩大美国的同盟力量,以再次取得同苏联争霸世界的绝对优势。 亚洲作为欧洲冷战的一个外围战场,此间已经引起了美苏双方的兴趣。南亚大国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典型的民主国家和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也即刻成为美苏都争相拉拢、迫切需要亲近的重要目标。肯尼迪政府清楚认识到印度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并及时调整了对印度的政策:对印度的中立国立场表示宽容;对印度的经济发展给予大量的援助;对1962 年中印边界战争中的印度给予军事上的支持。通过对印度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肯尼迪政府意图使印度放弃“中立主义”,进而融入到西方冷战阵营之中,那么印度将成为潜在遏制中国的最好屏障。肯尼迪政府时期的对印度政策在突破传统政策上意义是重大的,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阻碍而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本文试图以美国肯尼迪政府时期对印度政策为研究方向,以美国新近解密的外交档案文献为研究依据,以中印边界争端事件为切入点,探究此间美国对印度政策的形成、发展、演变以及政策执行上的困难与“失误”,以求全面再现南亚地区美苏争霸的全貌,以及在冷战大背景下,美印关系的变化特点及规律。同时,力求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多角度、客观的对这一政策进行分析与评价。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印度政策的形成背景和具体构架。包括:回顾杜鲁门时期和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印度政策的发展;肯尼迪对印度的新认识以及对印度“五年计划”的援助。 第二部分:介绍 1962 年中印边界战争爆发的背景下,肯尼迪政府对印度政策的调整和演变。包括:克什米尔争端和果阿事件对肯尼迪政府印度政策的影响;对印度援助政策的升级,即由经济援助上升到战时军事援助。 第三部分:分析肯尼迪时期影响美国对印度政策实施的各种因素,并对肯尼迪政府印度政策的整体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阐述该政策的重要影响。 第四部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