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倦怠是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影响学生的学业、人际、生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归因方式和核心自我评价是人格特征中较重要的两个因素,两者在初中阶段已基本成型,但是仍可通过外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改变。本研究调查了初中生归因方式、核心自我评价和学习倦怠的现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影响模式,希望能够为学校降低学生学习倦怠的辅导提供一个较新、较全面的参考角度。研究抽取了乌市四所初中1150名学生,采取问卷法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04份。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初中生归因问卷均分为-14.93,呈内归因倾向;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均分为39;学习倦怠问卷均分为47.74分。(2)初中生的归因方式、核心自我评价、学习倦怠三者总分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归因量表的人际归因得分上男生显著低于女生,在学业归因得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学习倦怠的情绪耗竭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初中生的归因方式问卷得分随年级增加而升高,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初一年级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和初二年级的学习倦怠问卷得分均显著高于初一年级。(4)核心自我评价与归因方式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归因方式总分和学习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5)核心自我评价在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初中生归因方式呈现内归因倾向;核心自我评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初中生整体未表现出学习倦怠。(2)男生在人际方面更倾向内归因,女生在学业方面更倾向内归因;男生更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情绪耗竭。(3)初中生年级越低越倾向于进行内归因;初一年级核心自我评价最高;学习倦怠程度随年级升高而升高。(4)归因方式对学习倦怠有直接影响,即归因方式越倾向于内归因,学习倦怠的程度越低。归因方式还通过核心自我评价间接影响学习倦怠,即归因方式越倾向于内归因,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越高,学习倦怠程度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