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化学机械平坦化(CMP)是集成电路(IC)制造的关键工艺之一,是实现多层铜布线局部和全局平坦化的核心技术。阻挡层平坦化是铜互连CMP制程中的最后一步,决定着IC器件的良率和可靠性。钽(Ta)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抗电迁移性,并与Cu有很好的粘附性,被广泛用作铜互连的阻挡层材料。在阻挡层CMP过程中,由于Cu/Ta两种金属活性的不同,会形成电偶腐蚀,而且CMP抛光液中部分组分也会对铜表面造成腐蚀,影响器
【基金项目】
: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02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2301003-004-007);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7JCTPJC545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机械平坦化(CMP)是集成电路(IC)制造的关键工艺之一,是实现多层铜布线局部和全局平坦化的核心技术。阻挡层平坦化是铜互连CMP制程中的最后一步,决定着IC器件的良率和可靠性。钽(Ta)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抗电迁移性,并与Cu有很好的粘附性,被广泛用作铜互连的阻挡层材料。在阻挡层CMP过程中,由于Cu/Ta两种金属活性的不同,会形成电偶腐蚀,而且CMP抛光液中部分组分也会对铜表面造成腐蚀,影响器件性能。针对Cu/Ta电偶腐蚀问题,本文采用FA/O II作为螯合剂,H2O2作为氧化剂及多种表面活性剂有效地控制了电偶腐蚀。研究表明,Cu、Ta腐蚀随FA/O II螯合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H2O2含量的增多而减小;动电位极化曲线(Tafel)表明FA/O II可以对Cu、Ta腐蚀电位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平衡了两者腐蚀电位差,控制了电偶腐蚀。开路电位(OCP)及电化学阻抗谱(EIS)数据表明,FA/O II在抛光液中起着螯和金属的作用。动态电化学分析表明,动态情况下的腐蚀更弱,抛光垫的机械摩擦对去除金属表面腐蚀、氧化产物起着主要作用。当溶液中含有20 ml/L FA/O II、0.1 ml/L H2O2、30 ml/L JFCE、0.7 ml/L OA、10 ml/L活II时,Cu/Ta腐蚀电压差值最小,为-2 m V,抑制了Cu/Ta电偶腐蚀的产生。针对Cu表面腐蚀问题,本文将一种杀菌剂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引入到抛光液中用以钝化铜表面。实验表明,BIT的引入可以降低Cu的去除速率(由316(?)/min降到210(?)/min),提升对介质速率选择比,降低碟形坑和腐蚀坑(分别由850±100(?)和1100±100(?)降到350±100(?)和400±10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铜表面,发现BIT的引入可以改善铜表面腐蚀。为探究其内在机理,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铜表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IT能够吸附在铜表面,从而降低了铜的去除速率,改善了铜表面的腐蚀。最后,本文对CMP抛光液磨料浓度及抛光工艺参数(抛光压力、转速、抛光液流量)对Cu/Ta/TEOS的去除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Si O2浓度的增大,三者抛光速率均有增加。工艺参数变化主要是抛光压力的改变对Cu/Ta/TEOS的去除速率的影响较大,去除速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其他文献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兴起,太阳光热利用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太阳光属于可再生能源,能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同时具有无污染、成本低、可再生等优势。目前在多种热利用方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抛物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具有成本低、耗能小、技术成熟等优点。但是,集热管底部受到抛物面反射镜反射的非均匀汇聚光线,管壁面温度分布不均匀,存在温度梯度和热应力过大等因素,容易导致集热管产生形变使玻璃套管发生破
随着居民对建筑美观要求的逐渐提高,异形柱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中。但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存在承载能力不足、轴压比限值较低及抗震性能较差等问题,因此建议采用内置钢骨进行增强以形成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异形柱的结构的优势,而且能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性能,现有文献缺少足尺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开展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拟静力试验。对四种同截面不同剪跨比的新型钢骨-栓钉-混凝土
预测电流控制是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电机控制策略,由于电机预测模型中存在大量的电机参数,导致该算法对参数十分敏感。在实际应用中,电机参数无法被准确测量并且会随不同的工作条件发生改变,导致预测模型中的电机参数与实际参数之间存在偏差。电机参数偏差将导致预测模型不准确,使预测控制系统出现预测误差,严重时会造成控制性能下降等现象,因此预测电流控制的误差分析与补偿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规模日益增多。然而对于中国中西部的多数山区来说,由于受地质地貌条件、空间场地等因素的制约,高填方边坡的设计和施工也就成了该地区机场、路堤等基础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有效控制高填方边坡的变形是提高其稳定性的重要评价标准。本文对自主研发的一种新锚固系统—放射状锚索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系统能有效提高锚索在填方体中抗拔能力,抑制高填方边坡沿填方体-陡基岩界面
Cr/N涂层因为具有高硬度,高韧性和高耐磨性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性能,近年来被材料工作者广泛研究与创新。铝合金因其重量轻,比强度高,优良的耐热性和较高的疲劳强度,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建筑材料等产业,已经成为使用量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材料。但低硬度,耐磨性差,不耐腐蚀等缺陷又限制了铝合金的使用。为提高铝合金使用性能,将表面处理技术应用于铝合金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针对提高2024铝
针对重金属污染及农业废弃物的二次利用问题,本文以蛋壳和桔皮为原料制备出吸附剂,并采用三种吸附工艺去除废水中的铅、镉和铜。蛋壳对铅、镉和铜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49.3 mg/g、31.79 mg/g和17.90 mg/g,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式;桔皮对铅、镉和铜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9.5 mg/g、33.94 mg/g和33.11 mg/g,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
AlGaN基深紫外发光二极管(DUV LED)在灭菌消毒、医学治疗、紫外加工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具有高外量子效率(EQE)的DUV LED仍然很难获得,EQE的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光提取效率(LEE)低的限制,当前DUV LED的LEE普遍低于10%。LEE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由于空气和AlGaN之间的折射率差异大,LEE受到全内反射(TIR)和菲涅尔损失严重影响;第二,
近几年来,随着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工艺技术节点降至7 nm及以下,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插塞金属钨由于其沉积过程中急剧增长的电阻已不能满足现代制造工艺的需求,可使用电阻率较低(6.63μΩ·cm)的新型插塞金属钴(Co)代替。化学机械平坦化(CMP)是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到目前为止实现晶圆表面部分或全局平坦化最有效的手段。阻挡层CMP是多层铜布线的最后一道工序,阻
光伏电池片中的裂纹缺陷会造成电池片失效,影响电池组件的正常使用,也不利于光伏发电系统维持稳定。光伏电池片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图像呈现非均匀复杂表面,随机分布的晶粒和缺陷目标之间的对比度低,缺陷形状、尺度不一等特点,给利用传统方法对裂纹缺陷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检测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多个深度学习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复杂背景对裂纹缺陷识别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一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