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人们对体操课程开始从“教学”改革的狭窄圈子走向整体的“课程”改革。但是,面对改革所带来的体操课程教学时数的大幅度削减,国内许多院校在体操课程内容设置与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仍存有争议。因此,如何从丰富多彩的体操运动“材料”中选择和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什么尺度或价值取向来选择和设置体操课程内容,已成为当前体操课程研究的热点课题。本研究以河北省高师体操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结合河北省高师体操课程特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高师体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高师体操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是指高师体育院系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与落实的需要,根据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目的,根据各自办学的理念与特色,由本校体操教师或与相关院校体操教师合作开发的,在高师体育院系内实施的,能够满足学生学习体操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需要的体操课程研发活动。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主体论、课程论是高师体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理念、坚持“大体操”的理念是高师体操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需求分析、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课程的评价是高师体操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3、河北省高师体育院系体操教师从年龄、职称、教龄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基础。对体操校本课程的开发认识深刻,但存在认识上和行为上的不统一。4、缺乏必要的经费、个人努力与学校管理机制的矛盾、人员不足、缺乏认同感是河北省高师体操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境。5、河北省高师体操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要以国家体操课程目标为基准、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性需求为本位、高师体操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校本性、研究性和创新性。6、河北省高师体操校本课程开发应贯彻创新性与适宜性相结合的原则、三级课程相协调的原则、学生本体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