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着社会进步,我们不得不面对社会人口中快速进展的老龄化问题,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越来越高,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逐渐增加。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参照对位的截骨角度及假体安放角度,常规采用股骨的解剖轴与机械轴的夹角作为下肢股骨远端截骨角度,以恢复膝关节的矩形“屈曲间隙”,恢复下肢中位力线。采取参照中位力线对位方式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仍有部分术后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社会进步,我们不得不面对社会人口中快速进展的老龄化问题,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越来越高,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逐渐增加。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参照对位的截骨角度及假体安放角度,常规采用股骨的解剖轴与机械轴的夹角作为下肢股骨远端截骨角度,以恢复膝关节的矩形“屈曲间隙”,恢复下肢中位力线。采取参照中位力线对位方式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仍有部分术后患者反馈关节疼痛不适,随访发现关节假体异常磨损,关节假体后方截骨面的应力遮挡,以及膝关节假体松动及假体周围骨折等问题。为探讨患者不同角度下肢力线对位的生力学分布情况,合适的下肢力线对位角度,如今设计出不同的下肢内外翻角度七种不同的下肢力线对位。本实验经过对医学影像学数据,采用国际标准(DICOM)处理,通过Mimics19.0、Geomagic wrap 2017等软件建立初步膝关节模型,使用siemens nx 12.0建立不同的股骨假体远端截骨模型,然后进行模拟假体装配,利用股骨假体外翻角度截骨的不同,造成下肢力线的内翻或外翻,从而形成下肢力线对位的13种情况:内翻1°、2°、3°、4°、5°、6°,外翻1°、2°、3°、4°、5°、6°以及中位力线即0°力线。将不同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属性赋值,施加F=65kg×10N/kg×88%×0.5=286N,股骨上端给予施加轴向向下的286 N载荷。利用有限元分析,模拟不同下肢力线对位的情况装配膝关节假体,模拟仿真手术截骨及假体装配。结果表明,中位力线对位时,胫骨假体垫片表面以及股骨端截骨面的等效应力、以及应力集中情况内外侧比较均衡,内外侧股骨髁的等效应变能两侧较均匀,未见明显下降或升高;在下肢力线内外翻情况下,均出现胫骨假体垫片及股骨截骨面的等效应力及应力集中情况出现内外侧不均衡,偏向一侧,或出现应力集中,在下肢力线对位内外翻超过3°以后内外侧股骨髁的等效应变能在下肢力线内外翻情况下出现内外髁等效应变能分布极不均匀。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得出结论:1、通过医学影像学资料的处理,经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借助计算机建模,立膝关节三维仿真模型,进一步建立骨科相关手术模型,这种方法简单易获取,可操作性强,在今后的生物力学研究中,尤其是骨科的相关实验更需要如此良好的辅助工具。2、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参照中立位力线作为标准,仍是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力线对位参考的最优选择,超过3°以上的下肢力线偏移出现垫片应力峰值急剧增高,下肢力线内偏或者外偏均出现膝关节假体垫片表面等效应力分布不均匀,出现应力集中区域偏内或偏外;股骨远端截骨面等效应力不均衡出现,出现应力集中;股骨内外髁等效应变能分布出现不均衡改变,以上容易导致患者假体垫片异常磨损,膝关节疼痛,应力遮挡,导致骨骼重塑、骨质疏松、假体周围骨折等。
其他文献
随着第五代移动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的兴起,无线控制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比于有线电缆连接,无线网络成本低廉,部署迅速,且可以提高控制器的空间自由度。然而移动网络的开放性也给无线控制系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安全挑战。本文从物理层安全(Physical Layer Security,PLS)的角度出发,探索了无线控制系统中控制和通信联合设计下的
在我国,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位居首位。肿瘤的侵袭转移涉及多步骤和多基因,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发挥着重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TME中关键组成细胞,分布于各种组织和器官,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
复杂系统的动力学经常被稀有但重要的事件所驱动,众所周知的例子包括化学反应、扩散过程和大分子的相位改变。这类系统的有效热能和典型能量障碍之间的不可比性导致了时间尺度的分离。而时间尺度的分离对研究稀有事件提出了计算上的挑战。论文在零温度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零温度弦方法,对带有光滑能量面的复杂系统中的稀有事件的转化路径进行了研究。与零温度弦方法一样,自适应零温度弦方法只需要计算势能函数的一阶导数;
不同于宏观半导体块材材料,半导体胶体量子点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不改变材料的情况下,利用其独特的量子限域效应、表面效应等,实现电子能带的调控。基于溶液的低成本大面积的可控制备和尺寸可调的优异性能使得胶体量子点在新型纳米器件的应用呈现极大的应用潜力,如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光电化学电池、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但对器件性能的追求却忽略了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导致现阶段大部分用于高性能光电器件的胶体量子点主
遗传性视网膜纤毛病是一组由纤毛基因突变引起的视网膜变性疾病,由于缺乏对其致病机理的清楚认识,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有研究发现,C21ORF2基因突变引起以婴幼儿期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变性为特点的视网膜纤毛病,其编码蛋白位于调节蛋白选择性转运的感光细胞连接纤毛,但其功能和致病机理完全不清楚。因此,本课题从体外和体内实验两方面对C21ORF2的功能、致病机理进行研究。体外实验部分,为了分析C21ORF2
传统基于密码学的认证技术已经难以保证通信系统的安全,而物理层认证技术可以利用无线信道、射频指纹进行认证,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有很多使用单特征参量进行物理层认证的方案,但由于受噪声,环境,不完备估计等影响,提取的参量具有一定的波动性,难免有局限性。为了更高的检测性能,本文提出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载波频率偏移(Carrier Fr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常规腹部超声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技术并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探讨肝包虫病灶导致肝脏结构、功能改变与心室结构,运动以及功能异常之间的相关性,为揭示评估肝包虫病患的肝脏损伤程度与早期心脏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1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肝包虫病的藏族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同一地区经肝脏常规超声检查未发现肝占位的藏族居民20例作为对照组。并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早期发现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实现精准筛查及精准行为干预。方法1.大数据研究:通过四川省结直肠癌患者病案首页大数据研究患病特征。2.文献研究:在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确定结直肠癌风险因素。3.问卷调查:参考大数据研究和Meta分析提示/确定的结直肠癌风险因素,自行编制结直肠癌风险因素评估问卷进行现场调查。4.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源于四川省
背景:抗CD45RB和抗TIM-1单克隆抗体作为近年来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在小鼠心脏和胰岛的移植中可以诱导移植物的长期耐受。供体骨髓共移植是近年来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它容易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本实验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探讨抗CD45RB和抗TIM-1单克隆抗体对骨髓移植诱导耐受过程中引发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治疗效果。目的:本实验主要通过构建aGvHD的小鼠
在全球近视发生发展频率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作为一种帮助患者矫正近视、摘掉眼镜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眼科医生更多的是关注患者术后视锐度的提升,却忽略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及客观量化。本研究基于双眼视觉通路与脑视觉相关理论基础,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