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地区降水对变化环境的响应特征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zhan197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分析降水和变化环境的特征,探寻和建立降水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可以为进行降水、变化环境定量化预测研究建立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方法。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工作,对我国各地温度、降水时空变化的统计特征有了系统、整体性认识。关中地区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战略基地。通过对关中地区降水和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的统计分析,得出陕西关中地区降水对变化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关中不同地区环境变化和降水的特性,构建两者之间的响应模式,以及为其生态环境建设,水源地涵养、水资源利用开发和水文计算方法研究提供依据。本文通过收集陕西关中地区包括宝鸡地区(宝鸡、岐山、眉县、扶风),咸阳地区(咸阳、礼泉、乾县、武功、兴平),西安地区(高陵、泾阳)等地区的降水和温度、日照时数、风速和空气湿度四个环境因子的数据资料,分析处理后分别绘制降水的频率曲线、环境因子变化累积曲线,对比得出降水对变换环境的响应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陕西关中地区主要市县平均温度变化上呈现从南到北依次降低,从西到东呈现依次从小到大再到小的变化趋势。根据关中地区多年温度变化等值线发现温度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呈现小幅的增长趋势。2)研究区各市县年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其分布特征缺乏整体性的变化规律,表现为不同区域的各自变化,说明了关中地区日照时数是受小区域性气象因素的影响,是关中地区各处的各自变化。3)研究区各市县年平均风速呈现出各市县风速变化在一定振幅范围内有较小波动,风速分布同样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整体性规律,各年关中地区风速分布变化较大。也表明了关中地区风速是受地区性气象因素的影响,是关中地区各处的各自变化。4)温度因子对50%、75%频率的降水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尤其以咸阳、宝鸡两地区降水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最为明显和突出,降水对空气湿度的响应程度紧随其后。5)日照时数因子对于5%频率的丰水情况,95%频率的枯水情况响应较为显著,但响应显著性的程度不高。6)各频率降水,对风速因子的作用和影响关系均表现为不显著。7)月降水序列变异点对温度、日照时数、风速变异点的响应关系分析发现,其中降水变异点的出现对日照时数变异点的响应较为明显,对温度的响应次之,风速再次;同时,对温度的响应仅在1~5月响应关系比较集中,对日照时数的响应则全年都较为明显,尤其以7~10月较为集中,而对风速变化变异点的响应仅见于8月和9月。
其他文献
相比较单一因子胁迫,干旱、土地盐渍化双重逆境对荒漠植被生长状态的影响更为严重。同种植物在不同的水分、盐分条件下亦表现出不同的生态响应。本研究通过对民勤腾格里沙漠
多梳蛋白(Polycomb group protein)是动物和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类保守的转录抑制因子,它以蛋白复合体的形式发挥作用。拟南芥中PcG的FIS复合物主要是抑制中央细胞不经
内含子剪接是真核生物基因mRNA成熟过程中必须的一个步骤,也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过程的一个重要层面,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是广泛而深远的。内含子剪接与基因的转录起始和转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Wee1在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各个细胞时期的表达水平,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与Wee1蛋白激酶相互作用的候选分子,进而验证转录因子jun B与蛋白激酶Wee1的相
营养盐是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最基础的营养物质,水体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浮游植物的正常生长。浮游植物生长限制性元素研究尤其是氮磷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限制影响逐渐成为海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发展迅速,焊接机器人等高效焊接技术在造船企业开始得到应用。2000年以后,造船行业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制的532nm多普勒激光雷达主要用于测量临近空间的大气风场、温度和密度等参数。该激光雷达采用种子注入技术获得窄线宽的脉冲激光,使用碘
缺血性脑卒中是全球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疾病之一。脑水肿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大的并发症之一,是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恶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星形胶质细胞是脑水
转录因子,是指能够与位于真核基因启动子区域中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并发生特异性作用的蛋白质,通过两者之间及与其它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来激活或抑制转录起始,或者参与调控基
应力发光(Mechanoluminescence,ML)泛指在机械力作用下受力物体或周围介质发光的现象,常见于于各种固体受力过程,可分为摩擦发光和形变应力发光两大类。近年来,形变应力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