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化学法制备纳米方钴矿化合物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ouw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Sb3化合物由于具有很高的电导率和较高的Seebeck系数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其热导率很高,使得材料的ZT值和转换效率较低。目前,改善其性能的途径主要有结构低维化和掺杂。关于CoSb3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固相反应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不同的制备方法得到的CoSb3多晶材料其微结构和性能不同,各有其优缺点,但是均难获得颗粒尺寸小于50nm、尺寸均一、重复性好的CoSb3化合物纳米粉体。本文探讨了采用超声化学法结合气氛炉热处理制备纳米CoSb3化合物的可能性,研究了合成工艺和掺杂等对CoSb3化合物粉体的相组成和微结构的影响规律,并且探索了烧结温度和掺杂对CoSb3块体材料的相组成、微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 ㈠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以SbCl3和CoCl3·6H2O为起始原料,NaBH4作还原剂,超声条件下进行液相反应得到沉淀,将沉淀经过多次洗涤、超声分散和干燥后,得到黑色非晶态Co和Sb。380℃下反应5min后自然冷却得到平均粒径为30-50nmCoSb3化合物。采用超声化学法在与CoSb3大致相同的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备了Ni置换和Ba、La、Ce填充的NixCo4-xSb12、Ba0.44Co4Sb12、La0.23Co4Sb12、Ce0.1Co4Sb12化合物粉体。得到的颗粒大小均匀,尺寸约为50-100nm。 ㈡超声化学法得到的二元纳米CoSb3粉体分别在450℃、470℃、550℃进行SPS烧结,均得到了单相的CoSb3。得到最合适烧结制度烧结温度为470℃、烧结压力为60MPa。由于Sb在烧结过程中容易挥发从而引起块体中Sb的缺失,大大影响了样品的性能。研究了Sb过量3%、5%、8%样品的相组成和热电性能。其中Sb过量5%的CoSb3块体材料的ZT值,随温度变化先增加后减小,在700K时达到最大值0.09。制备的Ni掺杂的纳米CoSb3粉体,在470℃、60MPa条件下进行SPS烧结,得到了较致密且有金属光泽的块体,得到的块体晶粒约为100-150nm。Ni的掺入有利于提高样品的ZT值,Ni0.5Co3.5Sb12的样品在800K时ZT值达到0.64。
其他文献
包头市能源消耗仍以煤炭和燃油为主,能源结构欠合理,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煤炭和燃辩需求缺口逐年上升,2004年后煤炭和汽油涨价幅度超过40%,能源的供应逐渐成为制约包头经济发展的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能够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形成囊泡聚集体,这已经被广泛研究。近年来,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那些能响应内部或外界刺激(如温度、pH、光)等的聚集体上来,这样就可以
细角螺(Hemifusus ternatanus)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盔螺科(Galeodidae),主要分布在我国东
高镁铝合金因其轻质、高强、耐蚀而广泛应用于船舶壁板。论文通过DSC实验慢应变拉伸实验、电化学及腐蚀实验、断面金相组织观察、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研究了高镁铝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纤维复合材料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材料,强度、模量更高而质量更轻,因而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风力发电和体育器材等领域。作为先进的各向异性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的径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人类引起的地球系统变化的最复杂的因素之一,同时土地利用格局也是土地所有者利用和自然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探讨区域的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