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特征及益气活血法干预的实验研究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7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临床最常见的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为研究对象,从文献、临床和实验三方面探讨其证候的临床特征及益气活血法干预机制,为提高临床辨证治疗水平提供研究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采用文献搜集、整理、分析和总结的方法,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机、辨证(包括辨证标准、计量诊断、客观化)、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及冠心病气虚血瘀证证治等多方面进行研究。2.临床研究:(1)通过对冠心病中医证候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应用主成分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及分析等方法,归纳冠心病心气虚血瘀证证型分布特征,并比较其与心血瘀阻证、心气亏虚证的临床症征组成特点;应用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2)以健康人和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病人为对照,从临床实验指标(包括面色、舌质、甲色和脉象及其微观指标)方面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进行同步对照观察分析。3.实验研究:(1)制作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以模组和空白组为阴性对照,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组和麝香保心丸组为阳性对照,设五个时间点连续观察,比较同一时间点各组药物干预后CAM血管生成数目,并分别比较各药物组在不同时间点CAM血管生成数。(2)采用溴化二甲噻唑二苯四氮唑(MTT)比色法测定各药物组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率,观察MTT法作用于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时的增殖情况,计算增殖率并进行组间比较。(3)用划痕愈合实验观察内皮细胞迁移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药物组于划痕后0-24小时对心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内皮细胞迁移情况并计数,了解益气活血法对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4)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管腔结构的形成,进行管腔计数:光镜下观察,内皮细胞连接呈C形即算一个管腔,每张玻片在低倍镜下选取3处管腔密集的视野,在每个放大(×100)的视野计数管腔数。每组随机获取10个图像,取平均值,比较各药物组间差异,了解益气活血法对内皮细胞的成管影响。结果第一部分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文献研究(1)胸痹心痛的产生是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阳微阴弦是冠心病的关键病机,气虚血瘀是阳微阴弦的最新释义,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2)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主要证型之一,其辨证标准及客观化研究、动物模型等研究均有一定的进展,益气活血是CHD气虚血瘀证主要治法,探索中医药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特征的临床研究(1)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兼具心气虚和心血瘀阻的临床表现,与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尤其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关系密切(均P<0.01)。(2)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和冠心病气滞血瘀证在面、舌、甲、脉诊上都有一定的证候特征,如面青、舌紫、甲瘀、脉涩等,均具有“心血瘀阻”的共性。但两证型在临床症征和多项微观指标方面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心气虚血瘀证患者面部主波波幅(Hb)、快速充盈系数(Hb/Tab)、脉图的心搏系数([t4-t1]/t)、心功系数(t1/t)及反映心脏功能的4项指标恻值(Sv、Co、Si、Ci)均明显减低,其微循环管袢短小、模糊,血管充盈不良,血色较淡。第三部分益气活血法促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1)益气活血法促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实验①0小时和24小时,各药物组与模组和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药物组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48小时,各药物组与模组、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药物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72小时,各药物组与模组、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养心通脉方Ⅰ组(YTⅠ)与麝香保心丸组(SXBXW)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YTⅠ组与bFGF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心通脉方Ⅱ组(YTⅡ)与SXBXW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YTⅡ组与bFGF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YTⅠ组与YT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促血管新生数目由大至小依次为bFGF组>YTⅡ组>YTⅠ组>SXBXW组>模组>空白组。96小时,各药物组与模组、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药物组组间比较结果同72小时。④各药物组促血管新生作用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模型组和空白组在五个时间点血管虽也逐步增加,但其增长幅度均远不及各药物组。YTⅡ组和bFGF组在96时后回归曲线仍保持上升趋势不变,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各组96时后回归曲线呈下降趋势。(2)益气活血法促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实验各药物组与生理盐水组(NS组)和空白血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NS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组均具有促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其中,YTⅡ组与YTⅠ组、SXBXW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FGF组与YTⅡ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YTⅠ组与SXBXW组之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促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由大至小依次为: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bFGF)>养通Ⅱ组(YTⅡ)>养通Ⅰ组(YTⅠ)>麝香保心丸组(SXBXW)>生理盐水组(NS)>空白血清组(KX)。(3)益气活血法促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实验各药物组与NS组和空白血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NS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组均具有促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作用。各药物组组间比较结果同增殖实验。各组促内皮细胞迁移作用由大至小为:bFGF组>YTⅡ组>YTⅠ组>SXBXW组>NS组>空白血清组。(4)益气活血法促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成管实验各药物组与NS组和空白血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NS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组均具有促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成管作用。各药物组组间比较结果同增殖实验。各组促内皮细胞成管作用由大至小为:bFGF组>YTⅡ组>YTⅠ组>SXBXW组>NS组>空白血清组。结论1.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发生的关键病机,气虚血瘀证是CHD中医证型的主要证型之一,益气活血是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重要治法,其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临床和实验基础。2.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兼具心气虚和心血瘀阻的表现,在各微观指标上有一定的证候特征,本实验研究结果为CHD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诊断及与气滞血瘀证的鉴别提出了客观微观化指标。3.以益气活血法立方的YTⅠ和YTⅡ均能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新生血管的生成,提示益气活血法有促血管新生作用。4.益气活血法能促血管新生,防治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密切相关,这些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它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成管。5.YTⅡ和YTⅠ虽同为益气活血法组方,但YTⅡ促血管新生作用及促细胞增殖、迁移和成管作用显著优于YTⅠ。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交通事故在发生前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合理地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以及交通拥堵,利用相关性分析以及MCMC采样算法对贝叶斯网络进行结构学习,再应用贝叶斯
水利工程深厚淤泥基础处理,施工难度大,防渗要求高。本文结合裕溪闸水利枢纽工程采用PHC管桩和塑性混凝土增强型复合地基的施工经验,对水利工程深厚淤泥土基础处理过程中的施
以玉米为试材,采用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水溶性胶体对沙化地进行处理,对作物产量和沙地储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前在沙地中施入高分子聚合物,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根据矿用铰接型双桥驱动车辆适用工况的不同,将其分为工作面作业型和长距离运输型2种类型。通过分析上述2种车型的布置形式,总结出其各自适用的摆动机构形式。研究对比不同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