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乙酮(又名丁酮),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与多种烃类溶剂互溶,对各种树脂、纤维素酯类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在涂料、粘结剂、润滑油脱蜡、磁带、合成革、油墨、医药及电子元件等工业部门具有广泛的用途.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涂料行业和胶粘剂行业的发展,国内甲乙酮产量无法满足消费需求,长期依赖进口,2003年国内甲乙酮生产量为国为7.35万吨,而进口量则高达15.1万吨,耗费国家外汇约有9300万美元.兰州炼油化工总厂1999年重组改制后,其主导产业只剩下建安维修、机械仪表制造和生活社会服务,这些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很低,现金流量小,固定资产老化,资产增值能力差,发展空间有限.为此兰炼规划向化工延伸产业发展,2003年决定利用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催化裂化一气体分馏装置所产重碳四(主要主要组分为丁烯-2)为原料建设3万吨/年甲乙酮装置.生产市场紧缺的甲乙酮产品,提高现有资源的经济附加值,以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该装置总投资1.95亿元,由丁烯提浓、仲丁醇合成、仲丁醇精制及甲乙酮合成与精制等四个主要工段和工艺水处理、热媒、冷冻站、循环水、灌区等五个辅助工段组成.有各类机泵130余台,塔器13具,反应器物5台,空冷器和换热器77台,各类容器70台,最高操作压力80kqf/cm<'2>,最高操作温度300℃,是典型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甲级防爆装置,建设规模大,工艺流程复杂,开工难度非常大.本文作者参加了兰炼3万吨/年甲乙酮装置的项目可行性调研、设计审查、职工培训、装置试车、考核标定、生产管理等一系列全过程.在各阶段均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为装置的一次开车成功和长周期满负荷运行奠定了基础.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考验和标定,证明该装置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值,且经济效益显著,为兰炼的扭亏脱困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