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ujian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肿痛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能更好的进行功能锻炼,获得一个满意的关节,提高术后疗效的满意度,以期为TKA术后慢性疼痛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1日到2017年5月1日,符合诊断标准的TKA术后慢性疼痛,且术后疼痛病程超过2个月的门诊病人。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腕踝针+六味地黄丸组、腕踝针组、阳性对照组共三组。具体治疗方法:阳性对照组:疼痛评分>3分时,给予口服塞来昔布治疗,200mg/次,2次/日,口服30天。腕踝针+六味地黄丸组:在阳性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六味地黄丸8粒/次,3次/日,口服30天;并给于行腕踝针针刺下3、4、5区,针刺时间30分钟,1次/3天,共10次;腕踝针组:在阳性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于行腕踝针针刺下3、4、5区,针刺时间30分钟,1次/3天,共10次;分别对治疗前、治疗第15天、治疗第30天、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8个月进行VAS评分、HSS评分。分别测量治疗前、治疗第15天、治疗第30天、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8个月膝上5cm大腿周径。结果:除7例病人失访外,其余85例病人均获得完整随访8个月,所有符合标准并完成8个月随访的三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基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HS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腕踝针+六味地黄丸组患者在治疗后VAS明显低于腕踝针组、阳性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VAS评分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腕踝针联合六味地黄丸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腕踝针组、阳性对照组,说明在口服塞来昔布的基础上,腕踝针联合六味地黄丸对缓解疼痛明显优于其他两组。HSS评分:腕踝针+六味地黄丸组患者在治疗后HSS明显高于腕踝针组、阳性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HSS评分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腕踝针联合六味地黄丸组治疗后HSS评分明显高于腕踝针组、阳性对照组,说明在口服塞来昔布的基础上,腕踝针联合六味地黄丸能更更好的改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肿胀消退程度:四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肿胀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腕踝针+六味地黄丸组患者在治疗后膝关节肿胀消退程度明显优于腕踝针组、阳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口服塞来昔布的基础上,腕踝针联合六味地黄丸促进肿胀消退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在口服塞来昔布的基础上,腕踝针联合六味地黄丸用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肿痛,能更好的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及促进肿胀消退,适宜临床推广及应用。
其他文献
多空隙降噪路面具有较高的空隙率和良好的排水降噪功能,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针对南京机场路噪声扰民的情况,通过对原有路面结构的分析,提出采用PAC-13多空隙降噪路面单
针对具有通信时延的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有限时间一致性控制问题,分别研究了具有固定拓扑和切换拓扑网络结构情形下的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有限时间一致性。为使多智能体系统能在有限时间内可以达到一致,引入一致性控制增益矩阵并设计了相应的基于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的时延状态误差有限时间一致性控制算法,利用系统模型转换,泛函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和有限时间Lyapunov稳定性定理得到了使系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一致跟踪的最大
针对工业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中存在的主从机器人工作空间差异以及运动控制精度与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工作空间映射算法与位置—速度混合控制策略。首先,将遥操作划分为自由运动和交互两个阶段,在自由运动阶段采用映射算法使主从机器人的工作空间高度覆盖,使主机器人可操控的从机器人运动范围最大化。进一步,在交互阶段设计了一种位置—速度混合控制策略对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进行准确的控制,使主从机器人的实际位置轨迹准确的跟随,
作为全国社会工作第一批试点单位,大连市救助管理站运用社会工作开展流浪儿童教育转化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辽宁省社会工作示范点,所做的个案被ISO9000的专家评估组誉为“救助
发动机小型化与涡轮增压相结合是目前实现汽油机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发动机小型化具有众所周知的优点,但其缺点是在高负荷时易发生爆震,并且需要通过提高增
现有的这些方法对轨迹数据需根据不同的应用设计不同的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查询算法等,缺少通用性。为了使得轨迹数据更具有通用性,提出了将轨迹转换为知识图谱结构的方法。该方法结合轨迹数据的特点及知识图谱的定义,分别抽取出轨迹数据的实体、关系、属性并构造了轨迹图谱。转换为轨迹图谱后的轨迹数据具有通用的图结构,可直接支持轨迹的基本查询、范围查询、最近邻查询、关键词查询、模式查询等,并可轻易地将其添加到各种现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相关影响。方法 对实施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90例患者进行病历资料分析。结果 治愈率Ⅰ型94.4%、Ⅱ型74.7%、Ⅲ型63.6%。结论 鼻内窥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手段,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治愈率。  [关键词] 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