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宪法修改制度的完善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a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宪法修改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十多年宪政历程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宪法的修改有效地弥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国家重大制度安排之间的矛盾,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向前发展。然而,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修宪的指导思想、修宪原则处于零散抑或变动不居的状态,修宪程序与修宪技术缺乏规范性与可操作性;而且,从理论上对宪法的修改制度作以全面梳理,指出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思路与方案的研究成果也付之阙如。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宪法修改制度概述。宪法的修改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由法律的滞后性与宪法自身的法律地位所决定的。宪法修改在提高宪法适应性从而树立自身权威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社会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销蚀着既有的宪政秩序。宪法修改制度的框架大致由宪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宪法修改的原则、宪法修改的程序和宪法修改的技术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宪法修改程序是其重心所在。 第二部分:我国宪法修改制度的现实形态。宪法修改制度的运作从整体而言,因应了时变,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权利的保障。我国宪法修改制度大致有如下特点:坚持党的领导、修宪方式逐步合理化、高频率修宪、对经济制度密切关注。 第三部分:我国宪法修改制度的问题与不足。宪法修改的政策化意义掩盖了法治化意义,一方面使得宪法条文失去强制约束力,另一方面导致宪法跟着政策走,影响了自身稳定性。宪法修改程序规范化程度不高,不仅已有的程序性规定有欠规范、严谨,而且存在着修宪程序被虚置的危险。在宪法修改技术方面,条文冗长、权利救济规定缺失、宪法修正案方式功能杂糅等问题,这些也将是文章关注的重点。 第四部分:完善我国宪法修改制度的若干对策。宪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可从政治和法治两个层面展开,政治层面应以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而法治层面的指导思想则应以限制公权、保护私权与增进公共福利为依归。宪法修改的原则较之指导思想更具可操作性,撮其要者应有高度谨慎原则与程序正当原则,其中程序正当原则是宪法修改制度的硬核所在。基于特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宪法修改程序的设计和宪法修改技术的完善应突出强调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作为宪法演进方式之一,宪法修改制度在宪政观念的指引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必将得到不断完善。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临床护理提倡人文关怀,注重人文关怀的内涵整理、挖掘,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维护患者发展、生存的权利,重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优势互补
本篇论文名为“立体的展开——当代诗学观念研究”,其重点在于当代诗学观念的关键形态与理论关节点的提取与阐释,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当代诗学的真实的话语情境的还原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政府正在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与此同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行政许可法》的制定与实施,拉开了国家行政改革
今天,企业的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同趋复杂和激烈。这种严峻的形势不仅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对企业的经营思想、管理哲学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和诗人。他在维多利亚时期创作了大量具有地方色彩的小说,赢得了国际声誉。《德伯家的苔丝》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因栩栩如生地塑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也是一个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的国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失业理论,中国在对失业问题的治理过程中,
浦东新区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21世纪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浦东新区在14年的开放与发展中,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住宅空间更是出
目的:通过营养调查、健康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统计学处理对重庆市不同收入人群的食物消费量、营养素摄入水平、膳食结构现状和营养相关疾病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比较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