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初军事战略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契丹民族所建立的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是中国边疆民族政权之一。纵观辽朝的历史,不难发现辽以武立国的事实。因而对辽朝军事各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军事史研究的重要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考量辽朝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同时,不能因为其边疆民族政权的身份而忽略对其军事战略的探索。本文力图通过引入战略学的相关概念与方法,对辽朝的战略形成与变化的重要时期——辽初太祖、太宗两朝的军事战略,加以探讨,以期能够架构重整辽初军事行动的历史经验。本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辽初军事战略产生的历史背景。在溯及辽初军事战略的起源时,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而发现辽初的军事战略受战略环境因素和传统文化共同的制约。战略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情况和当时的周边形势。而契丹民族的传统战略文化包括其价值观和习俗规范。第二章主要论述辽太祖时期的军事战略。由辽太祖先内后外的对外扩张方略逐步入手,通过分析其军事举措,对辽太祖时期的战略特点加以总结。太祖时期的军事战略是稳定而现实的,其外交方略十分灵活,并尤其注重对军队机动优势的发挥。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辽太宗时期的军事战略。通过对辽太宗支援藩镇势力、攻灭后唐、灭亡后晋与经略中原等战略活动的分析,总结了辽太宗时期的战略特点。可以发现,太宗时期对中原的进攻是持续并大胆的。对“围猎”战略和“以汉制汉”策略,则有着继承和发展。第四章探讨了辽初军事战略的变化与影响。一方面对战略的继承、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加以分析,另一方面总结战略变化对辽朝各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涵盖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角度的。在政治方面是确立了“因俗而治”之策,在经济方面是加大了农耕经济的比重,而在军事方面则反映为“弹性防御”战略的确立。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城市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建筑用地比较紧张,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也这就导致了深基坑施工的不断开展。深基坑的施工质量关系到土地具体利用率,也影响
本文通过对分频器技术进行专利检索,明晰了该领域专利申请分布、技术分支及其重点专利,为该领域的深入研发和市场竞争提供了有价值的专利信息。分频器是射频电路的关键电路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扬子江城市群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嵌套",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实
1纹枯病发病特点为,玉米全生育期均发病,发病盛期为拔节期至举灌浆期。主要危害叶鞘、叶片、苞叶和茎秆,果穗和籽粒,严重时引起茎腐、倒伏、穗腐。先由近地面叶鞘发病,出现水
传统的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最大的弊端是,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之间必须保持很近的距离,几乎是背贴着背几毫米到一厘米的有效距离,而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采用了原理完全不同的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资源问题日渐突出,城市用水的短缺和雨洪灾害的频发所带来的矛盾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雨水花园作为城市雨洪管理体系中的一种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