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契丹民族所建立的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是中国边疆民族政权之一。纵观辽朝的历史,不难发现辽以武立国的事实。因而对辽朝军事各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军事史研究的重要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考量辽朝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同时,不能因为其边疆民族政权的身份而忽略对其军事战略的探索。本文力图通过引入战略学的相关概念与方法,对辽朝的战略形成与变化的重要时期——辽初太祖、太宗两朝的军事战略,加以探讨,以期能够架构重整辽初军事行动的历史经验。本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辽初军事战略产生的历史背景。在溯及辽初军事战略的起源时,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而发现辽初的军事战略受战略环境因素和传统文化共同的制约。战略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情况和当时的周边形势。而契丹民族的传统战略文化包括其价值观和习俗规范。第二章主要论述辽太祖时期的军事战略。由辽太祖先内后外的对外扩张方略逐步入手,通过分析其军事举措,对辽太祖时期的战略特点加以总结。太祖时期的军事战略是稳定而现实的,其外交方略十分灵活,并尤其注重对军队机动优势的发挥。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辽太宗时期的军事战略。通过对辽太宗支援藩镇势力、攻灭后唐、灭亡后晋与经略中原等战略活动的分析,总结了辽太宗时期的战略特点。可以发现,太宗时期对中原的进攻是持续并大胆的。对“围猎”战略和“以汉制汉”策略,则有着继承和发展。第四章探讨了辽初军事战略的变化与影响。一方面对战略的继承、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加以分析,另一方面总结战略变化对辽朝各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涵盖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角度的。在政治方面是确立了“因俗而治”之策,在经济方面是加大了农耕经济的比重,而在军事方面则反映为“弹性防御”战略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