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脊髓损伤是一种主要由机动车事故、跌倒损伤、运动损伤和暴力等原因造成的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往往给患者造成终身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目前,脊髓损伤的治疗仍是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常规的治疗方法如切开减压内固定、糖皮质激素、神经节苷脂等均未有较好的疗效。此外,各种辅助治疗措施如高压氧、干细胞移植等也被用来治疗脊髓损伤。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者发现低温对于脊髓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开始,低温已经在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胸腹部动脉瘤手术、脑外伤和脊髓损伤的治疗中应用,但是关于低温的使用仍存在一些的争议,比如温度的范围、低温的诱导方式和低温的持续时间等。一些临床试验发现,全身低温可以使心律失常和肺炎的发生率升高,同时可能导致寒战、免疫抑制、电解质紊乱和凝血功能异常等严重后果,所以局部低温在治疗脊髓损伤中可能更有优势。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Nogo-A通过激活RhoA-ROCK通路,抑制了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过程,低温对于炎症反应和凋亡的影响虽然早有研究,但是对于该过程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本研究观察了局部深低温对于神经再生的影响,同时测定了低温对于CSPGs、Nogo-A、RhoA和ROCK-Ⅱ表达的影响,探索局部深低温对于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建立动脉瘤夹钳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使用硬膜外低温装置使温度稳定在18℃达120min后缓慢复温到37℃。轴突损伤抑制分子的表达通过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测定。通过坚牢蓝染色和改良Bielschowsky镀银染色观察脊髓的形态学特征。大鼠后肢BBB评分持续到损伤后21天。研究结果:局部深低温可以下调脊髓损伤后8天和14天RhoA, ROCK-Ⅱ, NG2, Neurocan, Brevican和Nogo-AmRNA的表达水平(P值均小于0.05),同时下调损伤后2天(RhoA P<0.001, ROCK-Ⅱ P<0.05)和8天(RhoA P<0.01, ROCK-Ⅱ P<0.01)RhoA和ROCK-Ⅱ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低温组的大鼠脊髓中观察到了程度减轻的脱髓鞘和更多的神经纤维,低温组大鼠的后肢BBB评分在7天(SCI+Hypothermia 9.15±1.02; SCI 6.33±0.58 P<0.05)、14天(SCI+Hypothermia 13.25±1.26; SCI 9.75±0.96P<0.01)和21天(SCI+Hypothermia 15.25±1.32; SCI 12.25±0.86 P< 0.05)也明显高于损伤组。结论:局部深低温促进轴突再生并保护运动功能,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轴突再生抑制分子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