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合肥地区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大型的民用建筑、商业建筑、公用建筑、地铁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往往建筑的规模越大,相应的基坑规模也就越大。当基坑在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形状不规整、地质条件特殊的情况下,该基坑的施工难度将大大提高,对基坑的施工工艺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类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围护结构、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规律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同,相比于一般的基坑,这样的基坑更具有研究意义。 本文以合肥新交通大厦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该深基坑位于地铁1号线与2号线交界处,并且大厦基坑与两条地铁车站基坑共用地连墙,施工条件复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运用MIDAS GTS/NX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并与整理的监测数据对比分析,着重研究了柱与柱以及柱与地连墙之间的差异沉降变形规律,并对地连墙侧向水平位移以及基坑外地表沉降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对类似的工程做出指导,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 1.总结前人关于基坑工程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逆作法施工地下结构以及土的变形机理、逆作法的施工原理和优点。 2.采用逆作法施工时,地连墙与柱以及相邻两柱之间的差异沉降量均较小,最大差异沉降值远小于20mm,且小于1/400柱距。研究表明逆作法施工工艺对竖向结构之间的差异沉降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3.差异沉降与结构刚度有密切联系,且与结构刚度成反比关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出土口处和地铁基坑侧的柱的沉降,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支护,有利于减小差异沉降。 4.在距离基坑边缘一定范围内,地表沉降是先增大后减小的,沉降曲线整体呈“勺”状,随着工况,地连墙的最大侧向水平位移的位置由最初的墙顶逐渐下移,最后呈现两边小中间大的“弓”状。 5.模拟与实测分析结果对比表明:模拟与实测分析结果接近,虽然存在数值上的偏差,但整体变化趋势相似,从而验证数值模拟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