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斯特森林是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是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对喀斯特森林林隙特征与更新规律的研究,可为喀斯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茂兰喀斯特森林槽谷、坡地、漏斗三种地形部位的林隙特征和更新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林隙环境特征和种子雨、种子库及萌发动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
(1)林隙大多数在20a前形成,估计林隙形成速率为0.57个·hm-2.a-1,返回间隔期为270a;大多数林隙由1-4株形成木形成,平均每个林隙的形成木为2.5株。
(2)林隙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林隙坡位、面积、年龄、方位等对环境因子有显著影响。林隙的日辐射总量和平均气温与林隙面积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林隙年龄呈负相关。
(3)喀斯特森林不同时期和面积林隙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呈单峰型,即中期林隙和中等面积的林隙拥有最大的物种多样性。
(4)林隙中的树种组成主要有云贵鹅耳枥、圆叶马桕、圆果化香、黄连木、朴树等。伏,林隙发育不同阶段种群优势度明显。
(6)幼苗、幼树的个体密度和种密度随林隙面积增大而迅速减小,但成树的个体密度和种密度值随林隙面积则变化不大。
(7)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中种子雨量大,观察期林隙种子雨量达117.4±22.6粒·m-2,其中成熟有效种子45.4±8.2粒·m-2,占种子雨的38.7%。